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對大部分陪練公司而言,他們只對已經有駕照的人提供服務,因為按照交通法規(guī)規(guī)定,沒有駕照而駕駛機動車上路屬于無照行駛。事實上,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陪練公司,自有一套對付“無照行駛”的方法。“還沒拿到駕照沒關系,只要你在駕校報了名就行,練車的時候你帶上在駕校報名時那個學員手冊,有這個正規(guī)駕校學員的證明就不算無證駕駛了。”電話里,一家陪練公司的負責人做著“保證”。
而在訓練場外,“黑陪練”們的生意更加沒有禁忌。2013年1月12日,在位于順義區(qū)平順路的玉馬訓練場外,盡管路邊沒有停放貼有“陪練”字樣的車輛,噴涂在訓練場圍墻上的“黑陪練”們的手機號碼依然相當搶眼。長期招攬陪練生意的師傅稱,一般來找陪練的都是要參加考試的學員,“大部分是學到40小時左右之后找陪練,用普桑的多,科目二每小時80,上路每小時100。”這個價格已經“穩(wěn)定了挺長時間”。而對于新改的考試項目,他表示“照樣能教,沒問題,練也能進訓練場。”在訓練場附近趴活兒的黑車司機表示,新考規(guī)施行后,“找陪練的好像多了,每天5點正規(guī)駕校練完了,訓練場周圍還是有挺多練車的。”對于“黑陪練”與訓練場的“交情”,住在附近的薛大爺說,“他們都認識訓練場的人,不然怎么能在這兒帶人練車?好多人都知道,練上路的話,訓練場的人不跟這些陪練要錢,但你要進場地練就不行,必須得用訓練場的車,一人一次交25塊錢。”
代考公司坐地起價
既然學車又貴又難,有人就想走捷徑,花錢找代考公司。記者在網上搜索,發(fā)現最近在百度詢問“哪里能找人代考駕照”的人特別多,而專門經營代考的一些所謂“公司”也在網上明目張膽地拉生意。
記者通過QQ聯(lián)系到一家駕照代考公司的客服人員小林,表示由于工作忙,沒時間去學車,所以想找人代考。小林開門見山提出:“如果你會開車我們才幫你辦,不會的話雙方都有麻煩。”記者表示自己會開車,只需拿個本子,小林這才放心地開出價碼:“可以保證連理論帶路考,所有考試科目都通過,一周之內拿到駕照,4800元。”當記者表示價格太貴,能否便宜,小林說:“你要是元旦之前找我,比這便宜1000多元,現在不行了,4800元沒商量,找我們的人多的是,你不知道考試難了很多么?”他表示,元旦之后他們生意很忙,簡直供不應求。
記者問:“現在考試這么難,你們能保證代考一定通過么?”小林給記者詳細解釋了他們的工作原理:“你以為我們真是找個人替你去考試嗎?那樣風險太大,現在都是電子監(jiān)考,冒充是不可能的,很容易被識破,我們是通過‘關系’幫你過關的。”記者質疑他們如何做到,他表示:“你放心,即使你沒有考試,你的所有資料和成績都可以做出來,駕駛證發(fā)下來后我們送證到您指定地址,同時會帶您去由您指定的車管所查詢驗證。”他要求記者,首先需要提供資料去照相館掃描發(fā)他郵箱,首付訂金800元,駕駛證發(fā)下來后一起去車管所查詢驗證,驗明是真駕照之后付余款。
記者詢問了其他一些代考公司,所說工作原理和流程基本相同,價格在4000到5500元之間,都是在近期大幅提價,他們表示生意好是因為“好多人怕考不過,不想費那個勁了。”
半年后買車人群可能受影響
“最嚴考車”導致的低通過率有可能使新司機人群縮水,是否會對汽車市場有所影響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兩位汽車銷售商,他們表示,短期內可能買車人群會減少,但是對汽車市場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最嚴交規(guī)”和“最嚴考車”都是利好消息,會促進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汽車銷售商王萌告訴記者,目前汽車銷售依然火爆,買車的基本都是老司機,但是如果考車的低通過率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那么新司機的人數可能會縮減,一些想學車的人也可能知難而退,“考不過去自然就不能買車,大約半年之后,這個結果可能會顯現,買車人群也許會縮減。”他認為,嚴考和限號、限牌一樣,作為政府的一種交通管理措施,都會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但是從長遠看,這種影響是良性的。
汽車銷售商蘇暉告訴記者,他認為目前我國的“最嚴考車”和國外比起來,并不怎么嚴,只是因為以前太松了,交通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差直接導致交通混亂狀況,并不利于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在德國,司機拿到駕照上路一段時間之后,很多人還會自愿花2000歐元進行再培訓,他們的安全意識非常強,事故率很低。”他認為,我國的汽車駕駛培訓應該和國際接軌,“汽車市場的發(fā)展還要依靠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