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推廣倒計時紅綠燈存在諸多難點。首先,倒計時紅綠燈的讀秒時間是固定的,主要用在交通流量少,通過率比較穩定的路口。智能紅綠燈不能讀秒,但可以根據車流量大小自動調整紅燈和綠燈的長短,更多用在交通流量較大、通過率不太穩定的路口。因此,北京絕大多數路口采用了智能紅綠燈。北京交管局相關人士認為,用倒計時紅綠燈取代智能紅綠燈在技術上是一種倒退。
其次,改造倒計時紅綠燈成本較高,對人口較少、經濟欠發達的城市來說難堪重負;其次,大規模地改造紅綠燈設施也會增加交通擁堵。同時,目前還沒有一種既能讀秒又能自動調節時間長短的交通燈設施。
鑒于此,公安部交管局表示,是否設置或者改建倒計時信號燈,各地應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水平、機動車數量、交通流量等情況決定。
這暗示出,在實施闖黃燈扣6分之前,我們并未做好準備。一位讀者表示,目前全國各地的交通燈設施、紅綠燈設計并沒有為嚴格執法提供合理標準。深圳、濟南等地表示暫不執行闖黃燈處罰規定,這顯示出“一刀切”政令遭遇地方障礙的尷尬。此外,“大樹遮擋紅綠燈、紅燈過長綠燈過短”等抱怨,也顯示出當前的紅綠燈設施并未準備好。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道路硬件設施、各地氣候條件等存在很大不同,各地執行新交規的環境也差別很大。不顧現實差異,‘一刀切’式地統一推行最嚴交規,顯得不夠嚴謹和科學。”一位不愿署名的專家說。
誠然,嚴厲處罰闖黃燈是不少國家的慣例,對降低交通事故有重大意義。但是,史上最嚴交通法規首先應該是最嚴謹的法規。在執行最嚴法規之前,相關部門有沒有經過科學論證?要不要留出一段過渡時間,對各地的交通燈集中檢查并改善?該不該先進行城市試點,然后根據情況逐步推廣?如果準備工作尚未做好就大范圍推廣,是不是過于簡單粗暴?
當然,公安部知錯就改,已經表示將深入聽取各方面意見,科學論證,根據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的實際,進一步細化、明確對違反交通信號燈違法行為的查處情形和處罰規定,更好地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希望細則出臺后能更貼近實際需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