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每年的藝考大軍都會引來媒體的極高關注
四川新聞網訊 昨日,成都商報對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表演、編導類專業開考現場做了報道,雖然現場看起來熱度不減,但是記者從省教育考試院獲悉,表演、編導類專業考試的考生總數比去年減少了兩千余人,呈現了藝考“理性趨勢”。那么,在這種“理性”藝考之下,是否呈現了藝考的趨勢和娛樂圈的現狀?藝術夢是否真的遙不可及?那些懷揣明星夢的學子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藝考?文化娛樂圈究竟需要怎樣的人才?
成都商報記者早在半個月前就深入走訪調查了北京一所民辦藝術院校和業內諸多人士、單位,從一線帶來藝術專業就業情況的反饋,通過對整個藝術產業鏈條的調查呈現,為懷揣明星夢的學子們、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提供一份真相調查。
一個民辦藝校范本
劇組需要大量配角 可無包袱使用非名校學生
每年有成千上萬人報考中戲、北電或者上戲的表演專業,然而錄取率卻低至百分之一,逐漸民辦高校成為了藝考生“曲線救國”的方式之一。曾培養出快女冠軍江映蓉的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以下簡稱北音)是眾多民辦藝術院校的典型。這個位于北京通州的學校遠離市區,2月29日,成都商報記者走進了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
該校老師大多畢業于中戲
張子旭是中央戲劇學院1998級表演系的畢業生,是鄧超和朱雨辰的同班同學。不過現在的他既沒有活躍在熒屏上,也沒有去做一名話劇演員,而是在北音當表演專業老師,擔任表演系副主任。“我一直都想當老師,我們班有7、8個同學就是立志要當老師的,所以在上學時就刻意被朝教學方面培養。”
說起自己所在的學校,張子旭說該校表演專業的老師,十多個老師中90%都是才從中戲畢業的,所以或多或少,繼承了不少中戲嚴格的學院派作風。不僅僅是表演專業,該校的其他專業老師也多是從重點大學而來。
該校學生也能得名導青睞
修睿是張子旭的學生,生于1989年,長著一臉跟年齡不相符合的大胡子。來自大慶的他是黑龍江衛視一檔很受歡迎的喜劇類節目《愛笑會議室》的主要演員之一,由于表演方式和外形都讓人印象深刻,所以現在修睿已經頗有觀眾緣,逐漸走紅熒屏。修睿明白自己的外形不是帥氣挺拔的那種,也不是傳統藝術院校會招收的那種類型。
另一位從北音畢業不到一年的閆曉瓊已經與中國國家話劇院簽了約,現在由她主演的《夜店之天生絕配》正在北京東方先鋒劇場上演,這是一部由亞洲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新銳導演田沁鑫根據電影《夜店》改編的作品。“每一次謝幕的時候,田導演就把麥克風給我,‘來,大聲告訴觀眾你是哪所學校的學生’。”田導演此舉,閆曉瓊備受感動。把自己和其他名校畢業學生拿來相比,閆曉瓊總結了三個字———“能吃苦”。在她的劇組里就有三個中戲的學生,她說現在合作的田沁鑫導演最初并不知道她是從哪所學校畢業的,挑選演員也不會考慮名校等因素。
心態放得好可以從低做起
說起自己學生最大的優勢,張老師坦言,就是沒有名校“包袱”。一個劇組,不僅僅需要一號和二號角色,還有大量的四號、五號、六號等配角。在民辦藝術高校崛起之前,劇組中這樣的角色往往更多來自于社會,其中有許多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張老師說,就像北音的學生,也許在外形條件上不如一號、二號演員那么出眾,但是因為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在演技上卻能跟他們搭到一塊兒去,所以這也是我們的畢業生受劇組歡迎的原因。
“不少劇組會‘不忍’讓中戲、北電的學生去演一個小角色,”張老師說,像北音這樣的學校,學生在心理上可以放得更低一些,然后從低處一點點往上走,不會擔心“高不成低不就”。
至于學校是否是名校,張老師拿了該校有名的畢業生江映蓉作為例子,在快女這樣的舞臺上,就是比實力,跟劇組里的演員一樣,導演肯定是要會演戲的,而不是拿名校文憑的。
上戲教授的鼓勵
讀藝術院校不是唯一路徑
韓雪寧靜中途退學依然成功
對于藝考、藝術名校和星途的問題,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張應湘近日在微博中表示,“婦女節讓我想起了三個人:韓雪,在我院表演本科學了一年自動要求退學,進入影視圈;寧靜,在我院模特班學表演一年進入影視圈;王琳,國外進修一年主動要求退學進入影視圈,三個人都退學,現在都成功啦!這說明了什么?值得研究。自信、學院不是唯一、天賦資質……”張應湘稍后又在微博上稱:“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現在好多向往成名的青年人爭相考戲劇、影視院校,而入學后不少人又不好好學,浪費青春,不入院校照樣能成功哦!為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