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上課了,同學們請回到教室準備上課”——熟悉的校園廣播回蕩在景陽山間,同學們有序地回到了教室里自己的作座位,打開了昨晚預習時書寫的密密麻麻的語文課本,專心地聽課,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神,祈盼著老師的撫育和社會的關愛。9月4日,教師節前夕,記者采訪了麻江縣景陽中學高華方老師,一個用愛心托起山里娃希望的好老師。

圖為麻江縣景陽中學高華方老師接受記者采訪.
高華方:我長期堅持給貧困學生募捐,其實是一種愛心的傳遞,因為我讀初三時,交不起中考報名費9塊錢,當時的班主任王瓊芬老師替我交了,這事我一直銘記于心。我工作以后,就想方設法資助貧困學生,但我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后來,通過網絡的力量,認識了許多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并向他們提供這些貧困學生的基本情況,同時也向網上發布,很快就得到他們的積極響應和愛心資助。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后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讓更多的貧困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黔東南州麻江縣景陽中學高華方老師23年如一日,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把愛心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教育事業無限的忠誠,彰顯了一位普通教育者的偉大胸懷和職業道德,默默無聞為貧困山區教育戰線樹立了榜樣,曾8次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全縣優秀教師”;2009年教師節被州人民政府表彰為“全州優秀班主任”;2011年5月在全省2010年“鄉村優秀教師”120位候選人評選中,最終以91.6分名居第二名(第一名91.8分),被貴州省教育廳表彰為100名“貴州省邊遠山區優秀教師”之一。

高華方老師獲得的榮譽證書
天涯網友近比鄰,愛心之樹永常青
9月4日,是同學們最高興的、最感動的一天,因為他們將會領取到高華方老師通過網絡博客結識的眾多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寄來的每個月200元生活費捐助。有了他們的愛心資助,讓景陽中學許多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同學又重新回到了校園繼續上課。
近年來,高老師為了緩解家庭貧困學生的生活困難,犧牲個人時間在網易網站上注冊建起了自己的博客。從2009年3月8日開同網上博客到現在,總訪問量達到52萬多人次,其他網站轉載總訪量達100多萬人次,留言量達10000多條,留言內容多是贊賞和思想交流,部分網友表示對貧困地區的教育大力支持,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
通過高老師的博客,景陽中學就有12位特困學生得到網友們的長期捐助,首批捐助金額已達8000余元,初三(3)班的羅新,由于家庭累遭不幸,已不打算讀書,高老師把羅新的不幸寫在博客上,得到博友黃先生的捐助,高老師親自把錢送到30里以外的羅新同學的手中。就這樣,高老師的博客為家庭貧困學生點燃了希望之火。
2010年7月30日起,高華方老師又對麻江中學錄取的景陽中學貧困學生進行募捐,在一個月里給貧困學生募捐到學費和生活費14053元,讓莫顯梅等11個農村貧困學生,能安心的進入高中學習。一個暑假,高老師沒有一天閑著,他一直忙著對這些貧困學生進行采錄發布信息與愛心網友溝通,僅電話費每個月都達到200多元。經過努力,湖南網友馮女士,首先資助4個初中學生,后來資助2個高中學生,每個學期每人1000元以上,到現在為止,已堅持三年了,個人資助資金達26000元。
貴陽一中的謝敦宇同學,號召同學資助景陽中學貧困學生4人,并籌資20000元,給景陽中學八(3)班安裝了多媒體;景陽中學八(3)班成為全校最先擁有多媒體設備的班級,這幾位熱心的同學還對口幫扶了景陽中學八(3)班的4位同學,每人每年1000元的生活費,現已資助3年了,資助金額現已高達45000余元。今年又通過高老師資助了一名景陽鄉的高考應屆大學生3000元。
上海網友張先生,陸先生,鄭先生、張女士、趙女士分別資助了景陽中學的羅琳,羅真美,祝建紅,王和會,周建德,蘇時美,潘永芝等7個貧困學生,每人每年生活費都是1000元以上的。目前,上海網友的資助已達到15200元,這一活動他們還將進行下去。
受助貧困學生羅琳:通過高老師聯系,我得到上海張叔叔每個月200元錢生活資助,現在學校有生活補助,我用不了那么多錢,每個月只領取100元,剩余部分等我考上高中,高老師再一次性發給我,好讓我繼續完成成高中的學業。
受助貧困學生潘勇芝:我在上個學期的時候,因為家庭條件特別的困難,有時候每個星期的生活費都沒有,因為我父親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外出打工給我掙學費,父親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目失明,家里只有母親一個人做農活,高老師通過了解,并把我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發布到網上,最后,找到了一位上海的張叔叔,他每個月都會給我寄生活費,減輕了家里供我讀書的生活開支,我會好好努力學習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報答張叔叔的愛心資助和高老師對我的熱心幫助。
據介紹,還有很多網友資助景陽中學圖書、衣物等,有些網友是直接與貧困學生聯系的,他們把錢直接打入學生卡中,高老師無法統計。單是經過高老師手中發放的就有10萬余元。現在高老師不僅給本班的貧困學生聯系資助人,也給其他班的學生聯系,不僅給本校的學生搞資助,也給外校的學生搞資助,只要學生有困難,只要高老師知道,他就會熱心的去做這件事。高華師作為橋梁,他把每一筆資助資金記得清清楚楚,贏得了網友的信任和學生的尊重。被網友稱為貧困學生的“愛心大使,貼心人”。

圖為高華方老師利用網友捐助的多媒體教學設施教學

網友捐贈的圖書讓學生豐富學習生活
23年家訪,為無數貧困學生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多年來為了全面解學生家庭情況,直接與家長溝通,高老師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家訪方法:利用節假日進行家訪。比如說2009年大年初三至初九,正是家人團聚、走親訪友之時,他頂著凜冽寒風,在崎嶇山路上穿行,7天內完成了全班所有孩子的家訪,不算步行,僅摩托車就跑了446公里,最多的一天家訪了13家,最遠的一天行駛了124公里,油費,摩托車修理費,耗費300多元,他沒有向學校報銷一分錢。通過這次家訪,高華方覺得收獲很多。在他看來,信息時代雖然人們相互聯系的方式多了,也便利了,但家訪這種傳統的溝通方式還是不能丟。因為學生家居住的地理位置、社會環境、家庭情況、學生在家的表現,只要老師一到學生家就會一目了然,這是現代通訊工具無法取代的。他的這些辛苦沒有白費,換回的是開學時100%的入學鞏固率。
2010年暑假,高老師組織景陽中學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和部分行政領導用了11天時間,對所轄景陽鄉內的136名未進校的初一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家訪,足遍景陽鄉村村寨寨,家家戶戶。8月18日,景陽中學開學時,所有初一年級學生如數報到,無一流失,開創了景陽中學入學率100%的篇章。
2012年8月19日,高老師對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電話家訪”。跟全班34名同學的家長進行一一的電話溝通。從學生的學習談到生活和教育情況,對學生的近況又作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高老師在關心他們。
受助貧困學生潘勇芝父親:因為家庭貧困,她母親先天耳朵不好(失聰),只能在家里做農活,以前孩子上學的生活費用和家庭日常生活開支都是靠我一個人外出打工掙錢來維持,由于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雙目失明,導致家里經濟困難雪上加霜,差點連一把米都不得下鍋,通過學校高老師他們家訪,了解到我們家庭的情況,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現在孩子才得到去學校上學,如果沒有老師的關心和愛心人士的幫助,我也不曉得怎么辦了,很感謝他們。

高華方老師家訪現場
2011年4月6日——高華方老師家訪感言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你下輩人的身上,不到那個山頭不會唱那首歌
張小平同學由于學習基礎太差,對學習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把書都搬回家去了,看起來是鐵下心來不讀書了。我一得到這個消息就直奔他家,因為我知道很多學生只要輟學一個星期以上,是很難動員他復學的。
我問張小平他為什么不讀書,他把不讀書的原因告訴我,并說他已下定決心不讀書了。我是這么對他說的:“你以后有孩子的時候,你逼不逼他讀書?”他回答說:“肯定逼嘛,不讀書怎么行呢?”。“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上學,你心情怎么樣?”我接著問,“我揍他”。“那你現在不讀書,你爸媽的心情怎么樣?”
“這個活兒難做,你自己不愿做,卻總想著讓你的兒子來完成,難道那時你對他們說,我讀書那陣子,我也是不想讀的,現在吃文化虧了,你們要好好學啊”?
“中國有句古話是這么說的,三代人不讀書,個個出來都是豬。你自己思考吧”。
張小平不說話了。我耐心地告訴他,你考試成績不好不要緊,那只是一個方面,你其他方面是很優秀的。再說不到那個山頭就不會唱那支歌,比方說,你讀到初二,才知道初二開有《物理》這門課,哪怕你對書的內容一點不了解,最起碼你知道開設有這么一門課,如果不到初二,你是不會知道的。好說歹說,總算把他說得心動了,終于答應跟我返回學校,我擔心他反悔,當時就用摩托車載著他返回了學校。返校后,我又經常給他做思想工作,現在雖然成績也還是很差的,但他再也不提不讀書的事了。
一句體貼的話到底有多大的感染力
那是初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才開學時發生的事。
才正式上課一個星期,文小群這個小女孩就不愿讀書了。聽班上的同學說,她上個星期常哭,理由是:“認床,睡不著,想爸爸媽媽。”初一學生剛進校,想爸爸媽媽,這是很正常的。但這個小女孩居然想到不愿讀書,這下可有點麻煩了。我于是跟校長請了假,駕著摩托車風馳電掣般的趕到文小群家。好正好在家煮早飯,她媽媽看見我,很高興的來跟我打招呼。提到文小群不想讀書的事,她很憂慮,希望我能想辦法讓她返回學校。
我對文小群說:“你想爸爸媽媽,可是你不在學校了,我更想你,我看著你的座位空空的,我難過死了,你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跟我回學校,如果你不回學校,我也不回去了,免得我回去看到你的座位,我又難過。”
這一通話真有效,這小姑娘真的跟著我回學校了。后來她一直跟同學們說:“高老師說,我不來讀書,他會很想我的,他會很難過的”。并且有什么話都對我講,簡直把我當親人了。現在她已經安安心心的讀書了,成績還很不錯的,我當時跑那一趟真值!好言一句三冬暖,我想應該就是這種效果吧。
高老師還利用課余時間家訪,比如說離學校不遠的王成陽同學,成天上課打瞌睡,高老師多次找該同學談心,可是該同學說由于晚上睡不著,導至白天精神不好。后來高老師親自到他家家訪,了解到這位同學是留守兒童,父母親都到浙江打工去了,他每天晚上總想去網吧泡,結果成了隱,一到晚上就想去上網。高老師了解這一情況后,多次上該同學家與他的爺爺研究對策,終于讓該同學克服了上網成癮的不良習慣。
麻江縣景陽中學校長楊昌勇:高華方老師自從2007年以來,一直利用他的網絡博客,在網上呼吁很多網友為我們景陽中學的很多學子,也為我們景陽中學捐贈了很多教學設備和教學器材,比如我們學校八(3)班的多媒體教室,也是他利用網絡博客呼吁網友愛心捐助,同時,他的博客網友們還為我們學校捐贈了1000余冊的圖書。2007年至今,他一直默默無聞,在利用網絡博客為學子們爭取資助,總受助的學生有64人,學生受助金額達11萬余元,為我們景陽鄉的貧困學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文筱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