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7月27日訊:貴州是民族風情濃郁的省份,在茶博會上,多彩貴州風也絢爛別致,從那些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們,跳著本民族的歌舞推介家鄉的茶葉,到各地州展示區位的展覽都可以看出茶博會濃濃的民族風情。布依族、苗族、侗族……17個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藝術、服飾和建筑特色等與茶博會上的好茶相得益彰,也許,從一抹香氣四溢的茶味里,能品出不同民族的韻味來。
黔東南展館:侗族建筑 苗族傳統
黔東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同時也有旖旎的自然景色和文化特色。
鼓樓是侗寨的標志,有了鼓樓才算侗寨。侗家人聚居的每一個村寨一般要有江水、鼓樓和榕樹。鼓樓像塔一樣,有很多層樓,下大上小,最上面是平的鼓面,如果發生什么事情,村長召集大家就爬上樓頂擊鼓,所有的侗家民就會迅速而至。
同樣集中在黔東南的苗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南蠻”、“荊蠻”是苗族不同時期的先民,中國現今唯一一支槍不離身的苗人部落后裔就分布在從江縣境內丙妹鎮的月亮山麓的茫茫叢林之中,他們蓄著長長的發鬏,穿著深色的青衣,住著古樸的吊腳木樓。
苗族的挑花、刺繡、蠟染、首飾很有名。苗族的傳統銀飾多種多樣,有手釧、項圈、頭飾、胸飾、銀衣等,花紋雕鑿精美。在黔東南展館,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侗族、苗族姑娘的熱情和美麗,他們唱著家鄉歌謠,推廣著家鄉的香茗,在這里真正地感受到人美茶香的境界。
黔東南館推薦茶:黔東南主要生產雷山銀球、黎平雀舌、丹寨黔丹毛尖、黃平飛云毛尖、岑鞏思州綠針、中華銀梭與中華銀螺、臺江銀角苦丁茶等。其中,銀球茶、侗鄉春茶和思州綠茶最為出名。
黔西南展館:布依族的節日 與其民間傳說
黔西南以布依族和苗族居多。以耕種水稻為主的布依族人民,大多喜在壩河谷或依山傍水之處聚居,素有“布依水鄉”或“水鄉布依”的美稱。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為祖輩都居住和生活在水邊,故也被稱“水族”或“水戶”。
“查白”歌節是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之一,這個節日起源于布依族民間故事,相傳,有一對布依族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在勞動中建立了真摯的愛情,貪婪的財主搶走了聰明的白妹,害死了樸實善良的查郎,白妹悲憤交集,放火燒毀財主大院,并跳入烈火,以身殉情。后人為了紀念這對不畏強暴為民除害的戀人,便把查郎遇害的地方定名為“查白”,把白妹殉情的日子農歷六月二十一日作為對歌節。
在黔西南館,濃濃的布依族元素隨處可見,最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是發現世界唯一茶籽化石的地方,那里的產茶歷史悠久,將茶籽化石元素鑲嵌在展館里,為參展人員展示黔西南悠久的產茶歷史。
黔西南館推薦茶:晴隆縣的花貢茶頗受歡迎,興仁的龍角茶味清香而醇,興義的七舍茶清香好喝。
黔南展館:水族與海葩苗
黔南州居住著布依、苗、漢、水、侗、瑤、回、彝、壯、土家、仡佬等多個民族。其中一些民族的特有的活動不但有趣,而且充分體現了民族特點。
水族自稱“睢”,有“疏通順理”之含義,源于我國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的“駱越”。黔南是水族的主要居住地。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古老的文字——“水書”,被稱為“活著”的象形文字。
水族的端節又叫瓜節,水族人稱之為“借端”,“借”就是水語“吃”的意思。水族人過端節有一大特點:在過端節的水族地區,按傳統習慣,大家分七批輪流過,一般在逢亥的日子過節。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回蕩在翠竹掩映的竹樓里,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黔南州展館海葩苗的元素濃烈,一群身著苗族服飾的姑娘們在展館前推薦著中國十大名茶都勻毛尖和貴定云霧貢茶,將一方好茶呈現出來,同時黔南館的茶藝也透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品味當地的原生茶樹種貴定鳥王茶,別有一番情趣。
黔南館推薦茶:美名遠揚的都勻毛尖、茶中佳品貴定云霧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