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汪家寨舒國順,在深圳搞建筑工程多年,手下有幾千號員工,現有資產2000多萬元;
汪家寨舒國政,在廣西搞建筑工程安裝,手下資產約有1400萬元;
汪家寨舒萬興,在貴州遵義搞房地產開發,資產不下400萬元;
汪家寨舒中元,在玉屏縣搞建筑工程安裝,資產不少于100萬元;
汪家寨舒長河,在岑鞏縣搞火紙生產和煤碳生意,資產不少于100萬元。
舒國勝一口氣將汪家寨數出了5個百萬富翁,舒國勝也是汪家寨人,舒國順和舒國政是他的兩個親兄弟。
汪家寨總人口150人,一個極貧村的一個自然寨出了6個百萬富翁,在外人看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舒國勝最后才談到自己,他說:“我的兄弟都在外邊創業發了財,對我也是一種鞭策,不發展不行。”
舒國勝說,他的兩個兄弟都叫他一起去外面打拼,可是群眾和組織上需要他,想方設法讓他留下來帶領群眾致富。
2005年,鄉里扶貧政策向蓑衣村傾斜,免費送來一批良種豬給群眾飼養,讓舒國勝帶頭發展經濟。
從此舒國勝就成了村里的第一養豬大戶,從當初的幾頭養到上百頭,7年來規模不斷擴大,目前他養有大小良種豬106頭,年創利潤10余萬元,加上他常年收購紅苕釀酒銷往周邊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目前資產已破100萬元。
舒國勝說,光他銀行存款就有40多萬元。
當問到兩個極貧村這些年產生這么多百萬元富翁,是一種偶然,還是必然時,舒國勝說:
“以前這些地方要出富豪,不可能!現在政策好了,路也通了,人的思想也活絡了,大家敢闖敢干,“闖”出好生活是必然的!”(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