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地坪鄉利用貴州日報開展“三語”解讀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側記
金黔在線訊 花橋下,鼓樓邊,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傳心間。5月22日,黎平縣地坪鄉黨委政府組織的“三語”(苗語、侗語、瑤語)解讀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讀報小組正在地坪風雨橋邊舉行,數百名各族群眾正在津津有味地聆聽鄉黨委副書記楊秀鋒,用苗侗語言宣講《貴州日報》4月24日刊載的省委書記栗戰書在省十一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斗》的講話精神。鄉親們都興奮不已,75歲的苗族老人滾國輝伸出大拇指說:“我終于聽懂了栗書記的報告了,奮戰五年的目標,務糯!(務糯為苗語,意思為:好得很)

位于黔桂交界處的地坪鄉是我省海拔的最低點(137米)。這里與廣西三江縣富祿鄉接壤。在該鄉所轄的20個行政村中,苗族人口占66%,侗族人口占24%,瑤族占7%,漢族占3%。鄉黨委政府針對各族群眾聽不懂漢語的實際情況,結合正在開展的“百名干部下基層”駐村幫扶活動,為做好省黨代會精神的宣傳,結合實際,圍繞省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我省今后五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經濟發展目標任務、醫療保險、社會保障惠民舉措、扶持“三農”的各項政策、增加農民收入的具體措施等,組建了“三語解讀宣講讀報小組”,把全鄉37名會講苗語、侗語、瑤語干部,攜帶4月24日的《貴州日報》、《當代貴州》、《黔東南日報》等黨報黨刊全文刊載的栗戰書書記在省十一次黨代會上的報告,分成5個民族語言宣讀小組,深入到滾大、高青、岑撲、平茶、上寨等苗侗瑤族村寨,用苗話、侗話、瑤話向各族群眾巡回宣講栗戰書書記的報告,在邊遠山村掀起了學習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熱潮,極大地增加了宣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黨代會精神在苗鄉侗寨生根開花結果。地坪鄉上寨村女黨支部書記溫獻玲激動地說:“苗侗瑤”三種語言解讀省委書記報告很實在,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掌握新一屆省委著力打造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區和長江、珠江上游主要生態安全屏障“三區一屏障”的戰略定位,利用我們寨上的地坪風雨橋品牌,鄉親們對發展鄉村旅游更加有信心了。
據鄉黨委書記韋衛敏介紹,鄉黨委通過組織苗侗瑤三語讀報宣講小組,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到苗鄉侗寨宣傳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后,栗書記的報告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堅定了各族群眾永遠跟黨走的決心。目前地坪鄉各族群眾正在把省黨代會精神化作經濟發展的動力,全鄉已完成油茶林老品種改造項目5000畝,井郎村吳章雄等11戶農民投入80多萬元建立三元雜交豬繁殖場。下一步鄉里還要通過項目的支撐,重點打造以地坪風雨橋為龍頭的鄉村生態旅游,通過發展旅游扶貧事業,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圖為地坪鄉黨委副書記楊秀鋒用民族語言宣讀貴州日報的文章,苗侗群眾無比振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