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了農村貧困人口的減貧摘帽
--雷山縣扶貧開發工作紀實
o張希才 李永剛
為切實抓好扶貧開發工作,確保2012年實現全縣農村9980個貧困人口減貧摘帽的目標,雷山縣圍繞國發2號文件精神,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現特顯優、奮力趕超、推動跨越”和“穩中提速、趕超進位”的總體要求統領扶貧工作全局,抓住國家在“三區六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面實施“十二五”扶貧攻堅重大事項推進行動的機遇,全面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早日“減貧摘帽”。
抓好產業化項目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產業化扶貧是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民脫貧奔小康的重要舉措,也是新階段扶貧開發財政扶貧資金的主要投向。該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東油西果南藥北茶中蔬面上牛羊”的扶貧產業基本布局和“十大產業扶貧”及培育產業大縣的工作目標要求,重點實施產業項目主要有以紅陽獼猴桃、核桃種植為主的種植業,以林下養雞、大鯢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和鄉村旅游扶貧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目前,該縣已投入林下養殖雞資金400萬元,新建雞圈30350平方米,發放小香雞苗229140羽,受益農戶749戶;落實天麻種植戶509戶,發放密環菌225850瓶,密環菌培養112925平方米,完成天麻種發放35000公斤,種植70000平方米,完成項目任務66.7%。該項目在方祥鄉、丹江鎮、大塘鄉等11個村實施;投資優質核桃種植項目資金231萬元,實施面積11250畝;實施郎德鎮集團幫扶項目資金500萬元,實施種植紅陽獼猴桃2000畝,商品豬養殖購仔豬3300頭,已落實獼猴桃種植308戶,落實種植面積963.5畝,落實養殖戶457戶,累計完成建豬圈6600平方米,商品豬養殖3300頭;實施方祥黑毛豬養殖項目資金50萬元,發放黑毛母豬200頭,黑毛商品仔豬200頭,受益農戶100戶。
積極抓好農民技能培訓 提升貧困農民發展能力
該縣把增強農村貧困人口科技意識、提升致富能力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大產業科技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引導農民轉變觀念,科技致富,年內完成產業化培訓2000人,農民適用技術培訓6000人。
繼續抓鄉村旅游扶貧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該縣按照《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扶貧辦、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關于大力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倍增計劃的意見>的通知》文件要求,雷山縣利用民族風情、生態休閑、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抓好鄉村旅游扶貧規劃,重點抓好以郎德鎮南猛、上郎德、丹江鎮烏東、水電、腳猛、陶堯、虎羊、治安、干皎、大塘鄉新橋等鄉村旅游扶貧試點項目規劃和申報,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示范區、示范點,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切實抓好項目管理和指導加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力度
雷山縣為加強草地生態畜牧業、林下養雞、核桃種植、紅陽獼猴桃種植及天麻種植重點項目的后續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切實抓好項目鄉鎮相關人員管理技能培訓,做好項目檔案管理。嚴格執行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設立專戶,規范扶貧項目資金管理運作程序;執行扶貧資金項目定期檢查和竣工驗收制度,對扶貧項目的建設進度、質量和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測,實行扶貧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度,提高扶貧資金項目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