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作客武大——
中國大學不必太在意排名
“大學排名、各種辦學水平評估、學術不端行為等,都是當前影響中國大學辦學質量的問題。”昨天下午,原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作客武漢大學“珞珈講壇”,以“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為主題與該校300多名師生交流。
“在我當北大校長的時間里,在某個國際大學排行榜上,北大排進了前15名,第二年又跌到了50多名,我不相信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所大學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可見所謂的大學排名大多都是靠不住的。”許智宏表示,在全球化進程中,功利主義也在大學校園中有所顯現。近年來,國際國內各種大學排名層出不窮,有些大學盲目追求排名,大學校長聽到排名就“心驚膽戰”,被大學排名牽著鼻子走,這種現象很不正常。“高等教育領域是多元化的,根據一個標準化體系為大學排名,并不能提供關于學校的準確信息。”他引用哈佛大學一本學生雜志的內容,提醒大學的領導者們看淡排名。他笑言:“大學何必為了追求排名,讓老師們發表那么多SCI論文,老師的主要任務還是好好教書。”
“能入圍‘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固然是優秀的,但教育決不能像工程一樣執行。”許智宏透露,很多北大的教授上課拒絕使用PPT,堅持板書,他們認為這樣才能與學生互動,做到“教學相長”而不是簡單的灌輸知識。
“僅有專業知識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稱為一種有用的機器。”許智宏認為,大學還要幫助學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北大的畢業生也會去賣豬肉、種黃花菜,哈佛的畢業生也會去黑人社區工作,去非洲當義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才是大學應該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