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山東省教育、財政部門了解到,山東地方高校 “分類”工作基本結束,高校管理上的“等級辦學”讓位于“分類辦學”,傳統意義上的“重點大學”概念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類別的名校”。
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介紹,根據社會人力資源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山東將所有省屬高校分為應用基礎型、應用性、技能型三類進行建設,實行分類管理,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
“傳統意義上的‘重點大學’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類別的名校’。”齊濤說。
據介紹,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實行“等級辦學”模式,所有高校按照“同一把尺子”分為“重點大學”“普通大學”等等級,這就導致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辦學特色不鮮明,不能適應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實行“分類辦學”后,高校按照社會人力資源結構分成不同類別,不同類別的學校有不同的分工和辦學目標,每一所學校都可以在本類別中爭創一流。
山東首批名校建設立項單位已評選完畢,山東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將承擔應用基礎型名校建設,山東建筑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承擔應用型名校建設,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等13所高校承擔技能型名校建設。山東省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不同類別的名校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鼓勵高等學校分類辦學,要求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
據介紹,山東計劃建設5所左右應用基礎型名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達到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建設15所左右應用型名校,在全國同類高校中有較為突出的辦學特色和較高的辦學聲譽;建設20所左右技能型名校,培養行業企業急需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