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0月31日,在中央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來自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小黃村小學校“朝霞侗歌培訓基地”侗歌班的潘蘭先等六名小學生和從江縣藝術團40名演員同聲歡歌,一曲優美悅耳無伴奏的“天籟之音”——侗族大歌在華美的演播大廳里久久回蕩。她們正在這里參加錄制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精心制作的《2012中國民族民間歌舞樂盛典》特別節目。
小黃村小學校“朝霞侗歌培訓基地”侗歌班的潘老師告訴筆者,今年“朝霞侗歌培訓基地”在小黃村小學掛牌成立以來,村里不管是大人孩子學歌傳歌的熱情很高,現在學校六個年級班班都開設有侗族大歌課,保證每個班每天有兩個課時;現在基地民間樂器也配備齊全了。
“朝霞侗歌培訓基地”在小黃村小學校掛牌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該基地侗歌班的小學員們先后取得了讓人驕傲的榮譽:今年7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第五屆“彩虹杯·歌韻東方”國際合唱比賽中,從江縣小黃村朝霞少兒侗族大歌合唱隊一舉奪得“民歌組金獎”和“卓越風雅藝術表演獎”兩個大獎;今年7月,由中央電視臺、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主辦的“2012全國兒童歌曲大獎賽”,從江縣小黃村朝霞少兒侗族大歌合唱隊獲兒童組銀獎……等等。
侗族大歌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小黃村是國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遠近聞名的“侗族大歌之鄉”。據了解,今年4月,在著名藝術大師姜昆老師的關注下,由“朝霞工程”扶持創辦的全國第一家“朝霞侗歌培訓基地”落戶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小黃村,基地聘請了10位老歌師作為基地的傳歌教師,為侗族大歌的保護與傳承做出了極大貢獻。(梁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