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聚力打造“農業科技高地”
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使“185工程”上新臺階
8月28日,獨山基長農業產業園區的蔬菜基地里,滿園的茄子壓彎了枝頭,菜農陸道芳正笑容滿面地組織工人采收茄子。今年,他在園區內承包600畝土地種植長茄,由于設施完善,技術到位,管理精細,茄子喜獲豐收。通過園區管委會的產銷對接,廣州、廣西等地的客商上門收購,目前已售出180多噸,收入50多萬元。
這是獨山基長農業產業園區里一個普通的增收故事。在黔南州,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建設,正在成為豐富和拓展“185工程”外延、內涵,促進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載體。
為了實現畝產“185”向人均收入“185”轉變,黔南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按照“政府搭臺、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產業興園”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一批起點高、功能全、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185”農業產業園區,不斷提升“185工程”建設的水平和檔次,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發展。
據悉,從今年起黔南準備用3年時間,在全州每個縣(市)規劃建設1至2個產業特色鮮明、設施裝備先進、運行機制靈活、綜合效益顯著的“185”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已起步建設云霧山脈農業產業園區、麻山生態農業產業園區、獨山基長農業產業園區、惠水漣江農業產業園區等4個園區。
為此,黔南專門針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制定了征地用地、財政扶持、項目協調等優惠政策。另外,州農委主任柏林松介紹,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是黔南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又一特色。該州正在規劃建設的云霧山脈農業產業園區,就涉及貴定、惠水、龍里3縣、19個鄉鎮,規劃面積1900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蔬菜、茶葉、娃娃魚(大鯢)和綠殼蛋雞。按照規劃,到2015年,園區蔬菜面積將發展到15萬畝,茶葉面積20萬畝,娃娃魚50萬尾,綠殼蛋雞1000萬羽。麻山生態農業產業園區涉及長順、惠水2個縣、14個鄉鎮,規劃面積1180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核桃、紫王葡萄和綠殼蛋雞。
早幾年起步建設的獨山基長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已初見雛形。該園區轄獨山縣3個鄉鎮、33個行政村,已規劃建成精品葡萄產業區、中藥材種植產業區、畜牧養殖示范區、農業旅游觀光區等4個規模區,創辦種植示范園12個,創辦養殖示范園10個,組建合作經濟組織13個。5萬畝無公害蔬菜產地和5萬畝無公害優質米基地已獲省農委認證,番茄種植已獲國家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獨山秀峰”牌辣椒、“大豐禾”牌優質精米已獲“貴州省名特優質農產品”稱號。通過招商引資,目前已有四川李記集團、重慶鑫犇農業集團、重慶德雷賽思果業有限公司等28家農業企業進駐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