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圖為會議現場
12月17日,雷山苗族蘆笙研究學會成立大會暨2011年全縣蘆笙培訓交流會在雷山縣丹江鎮政府五樓會議室召開,貴州省作協副主席、黔東南州作協主席韋文楊,貴州省民族學院副教授、省蘆笙研究會會長楊昌樹,貴州省蘆笙研究會副會長、省財經學院教師李天宇、雷山縣政協主席陳正鋒等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全縣150余名蘆笙手參加了此次會議。
蘆笙是苗族的族樂,是苗族進入文明社會以后的最古老的樂器。蘆笙演奏形式多樣,蘆笙曲的音響效果動聽,極富感染力。蘆笙詞曲抒發人們的情感,所表達的內容包括禮儀、引導、邀約、交往和娛樂,具有凝聚人心、維系民族團結和諧、弘揚民族精神的社會功能。
蘆笙曲的旋律、節奏明快,蘆笙舞舞姿優美,蘆笙曲詞和舞蹈是雷山苗族特有的文化形態,具有與其他民族的樂器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雷山蘆笙在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對外文化交流和發展旅游產業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喬石、溫家寶、賈慶林、朱镕基等相斷蒞臨雷山縣視察指導工作,雷山蘆笙舞曲頻頻得到展示并深受贊譽。
自2003年起,國家開展《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以后,雷山人民政府組織縣苗學會的專家、學者深入調查訪問,撰寫蘆笙文化項目文本后逐級申報,雷山蘆笙制作技藝于2006年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蘆笙舞于2008年第二批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發證書。
雷山縣大多數苗族青年能歌善舞,且會吹蘆笙,為挖掘、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加速推進雷山縣苗族蘆笙舞和蘆笙文化的發展,充分展示雷山蘆笙舞的精湛舞藝,雷山縣召開了苗族蘆笙研究學會成立大會暨2011年全縣蘆笙培訓交流會,會議期間,該縣聘請專家為全縣150余名蘆笙手進行蘆笙吹奏和蘆笙歌舞培訓。培訓從12月18日開始至20日結束。(侯天智 姜宏芳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