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連日來,在丹寨縣城鄉各地,隨處可見技術人員在山塘水頭指導農民引水入塘,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傳經驗、教方法,讓科技盡快入“田”。森防人員在林區主要路口設卡,嚴堵火種火源入林,這就是將春耕技術送農戶,春灌水源送入田,嚴防森林火災而開展聲勢浩大的聯合服務活動,讓老百姓安心、放心生產的一組鏡頭。
今年,丹寨縣在春耕備耕工作中,把科技入戶當作穩定糧食生產的首要任務。在春耕前,組織涉農部門調運春耕物資,抓好農民科技培訓,搞好科技入戶工作,使農民群眾在春耕生產前期備足農資,學好技術。目前,該縣共儲備兩雜種子45.13噸(其中:水稻種子35.13噸,玉米種子10噸),化肥2388噸,農家肥9570噸,農膜11.4噸,農藥2.18噸,發放“滇屯”502優質稻種子2493公斤。
在春耕生產中,大力實施糧食增產工程,采取“企業+農戶”利益聯結模式,抓好優質稻、馬鈴薯的種植和食用菌的培育,逐步擴大產業化經營規模。計劃把茶葉、烤煙、金銀花、水晶葡萄等作為春耕生產補短經濟,凝凍天氣結束后,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入園指導群眾追肥、修建、補種和擴大種植。春耕以來,糧食增產工程總示范面積達1773.2畝,其中水稻441畝,玉米1332.2畝。完成優質稻種植面積1098畝,種植水晶葡萄基地100畝,建成20萬袋食用菌基地,新建120畝金銀花基地,新建幼齡茶園改造整地、修建830.6畝,落實新建茶葉基地784畝,烤煙種植面積300畝,馬鈴薯種植310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