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為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難題,榕江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為返鄉農民工找“飯碗”。目前,已幫助10314人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或創業。
為鼓勵和引導返鄉農民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縣人民政府從促進再就業資金中撥出150萬元,用于扶持返鄉農民的創業就業。該縣充分利用15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在八開鄉的高隨村及高同村開展產業化扶貧工作,重點支持150戶貧困農民發展種草養牛。目前150戶共飼養雜交母牛450頭,種草2350畝,草畜長勢良好,群眾增收在望。2009年150萬元產業化扶貧項目已安排在忠誠鎮的苗本村、高扒村和高文村,目前項目已全部落實到戶, 現已啟動實施。
縣信用聯社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共為896戶返鄉農民工發放貸款2312萬元。通過引導和幫助,目前全縣的返鄉農民有6119人在家從事養殖業生產,1850人在縣內“兩高”及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工地就業,464人經過就業培訓后在農機、家電維修、美容美發、手工業等行業實現就業創業。實現自主創業的有547人,并且帶動了1334人就業。新農村建設項目就近、優先使用返鄉農民。據了解,現開工建設的項目中的工人約有60%為返鄉農民。
(陳開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