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昨日,記者從凱里市中博附近的某網吧經過,看見幾個年齡不大的人從里面走出,遂上前詢問其是否成年,結果他們都是未滿16歲的孩子。待記者進入網吧,發現上網者中不乏中小學生模樣的,他們要么在玩游戲,要么在通過即時通訊軟件聊天,不亦樂乎。隨后,記者走訪了其他幾家網吧,情況也是如此。
國家對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問題三令五申,而且在網吧門口也有醒目的標志標示著“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為何還會有未成年人混跡于網吧呢?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但是就記者對網吧收銀臺的觀察來看,一些看起來明顯還未成年的上網者只要付錢便可上網,對于難以判明年齡的人收銀臺也沒有要求出示身份證。記者采訪了一位未成年上網者,他說:“暑假到了,不知道干什么好,整天待家里又很無聊,只能來網吧玩游戲消磨時間。”當問及為何網吧門口標示“未成年人禁止入內”他還能進來時,他的回答令人瞠目,“除非查得嚴,否則網吧就不會管,只要有錢就能上網。”
由此看來,導致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缺乏正確的暑假生活安排和指導,二則是網吧對未成年人采取“睜只眼,閉只眼”的態度,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上網并不予以制止,只要付賬都是“客”。
暑假本是讓學生在經歷了數月的緊張學習之后有時間來調整和充實自己,同時也給他們一個放松的機會,但是網吧大門如此“敞開”,身為孩子的中小學生們又如何能擋得住那份“誘惑”?在此,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注意到這一問題,讓孩子們能夠度過一個健康的暑假。
(實習生 歐陽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