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羅茜 記者 楊文斌
近日,
5月18日,記者經過多方調查走訪,獲知這位偉大的母親來自黔東南州職業技術學院保衛處。在與她的同事交流時,記者聽到了關于這位母親不平凡的事跡。

圖為英雄母親龍金玉(中)(圖片來源《貴州都市報》)
一邊流淚 一邊工作
5月12日下午2時32分,
之后,當地市民議論紛紛,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約在半小時候,新華社發出相關消息:四川省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災害。隨后,這條消息通過人際傳播傳遍了
聽到這個消息,原本和同事有說有笑的龍金玉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顯出了驕躁不安的樣子。什么原因她不說,但是同事們知道她擔憂遠在災區的工作的孩子們。
龍金玉是黔東南州職業技術學院保衛處的工作人員,負責戶籍管理工作。她的兩個兒子都在成都市,小兒子在映秀鎮,這個鎮可是重災區呀。
關于災情的報道在各大媒體相繼展開,災區慘不忍睹的境況讓人們心靈震撼。想到兒子,龍金玉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不知道孩子們怎么樣了。
“在去四川之前,我經常看見她在辦公室里偷偷的哭,有時候旁邊有人,她就轉過臉去偷偷抹眼淚。”龍金玉的同事安德宣說。學院保衛處的田處長也說,地震發生后,龍金玉同志一邊哭一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一次,龍金玉因工作上的事情外出到其他單位去。田處長有事給她打電話,在通話時,田真切地聽到,她一邊哭泣,一邊忙著手上的活。
“不過,盡管家里出了這么大的事情,她還是堅持工作,聽從領導安排。”田處長說,在去四川災區之前,有兩個已經畢業的學生找她辦理轉戶籍的手續。這時候,她要推一推大家也可以理解,可是,她卻含淚幫助兩位畢業學生把事情辦了。
不遠千里奔赴災區
不斷有壞的消息從災區傳來,龍金玉不斷給遠在四川的親人,可是打了數百上千個電話,卻都無法聯系上孩子們,她心急如焚,覺得在
一天,上班后,她急匆匆找到了田處長,要求到災區尋找兒子,“我這樣憂心,實在坐不下去了。”田處長了解她的心情,但是做不了主。他找到了學院紀委書記王貴生,匯報了相關的情況。很快,學院的高層領導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對她表示了深切的慰問,并就她去災區的有關事宜作了研究。
最后,學院決定讓她先設法與在成都的大兒子聯系,聯系上了在議去災區的事宜。想想學院的決定有道理,龍金玉便與家人努力與在成都的大兒子聯系。他們堅信大兒子不會有事。
情況果然是這樣,就在一家人心急如焚,反復致電往災區的時候,電話那頭終于傳來了大兒子的聲音。“我還在成都,我很平安!”龍金玉懸在心口上的兩塊石頭掉了一塊。但是說到小兒子的時候,電話的這頭和那頭都沉默了……
不行,一定要到災區去!和大兒子聯系上之后,龍金玉和丈夫下了決心。5月14日,她們一家從

蔣雨航獲救生還(圖片來源《貴州都市報》)
“我的兒子還活著”
找到兒子之后,龍金玉激動萬分,多少年了,遇到的喜事也不算少,可是這次,更讓她刻骨銘心。
在救助站安頓好孩子之后,她便開始打電話回家鄉報喜。大地震發生之后,不少的親戚、朋友、同事知道她的兒子在災區工作,極有可能發生了不幸,大家便都來安慰她,給她出主義,想辦法。可以說,她家的事,大伙是操了不少的心。現在,這份喜悅也應該由大家來一起分享。
她在給田處長打電話時說:“找到了,找到了,他還活著,剛剛從廢墟中被救起!”田處長發現,她很激動,聲音有些哽咽,可以想象得到,此時她的臉上定然掛著淚花。
“還活著就可以放心了!”田處長也是長長嘆了口氣,他知道,這陣子可把這位偉大的母親苦壞了。
接著,龍金玉便像田處長請假:“孩子還在救治中,我還得好好照顧他幾天呀!”田處長不容分說就準假了。
此外,在電話交流中,龍金玉還透露,映秀鎮原有12000多人的小鎮,目前生還的僅有2000余人。“我的兒子他命真是大呀!”龍金玉感嘆地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