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楊曉華 姜秀波 楊懿
“苗嶺小夜鶯”阿幼朵把苗族飛歌唱響世界音樂的最高殿堂--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七月的黔東南山青水秀,碧波蕩漾,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攝制組走進黔東南十個縣,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濃郁迷人的民情風情,精美華麗的民族服飾倍受攝制組的關注,他們從不同民族、不同角度、不同文化集中拍攝了黔東南苗侗歌舞的真實寫照,實實在在地領略了苗侗民族民間文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原生態音樂的無窮魅力。
黔東南苗鄉侗寨是歌舞海洋,傳統的音樂真實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色彩、社會風貌以及音樂特點,反映著時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各個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生動畫卷。 “苗鄉侗寨”是中國民族音樂的富集地區,保存了苗侗等多民族情歌、酒歌、祭祀歌、敘事歌、說唱歌(嘎百福)、兒歌及侗族大歌、琵琶歌、北侗山歌等多民族原生態歌曲,其中“苗族飛歌”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曲調明快,被稱為黔東南州苗歌中瑰麗的鉆石,歌曲藝術的珍品!岸弊宕蟾琛笔怯缮锨说暮铣,分不同聲部,無需編排,無需指揮,無需伴奏,傳出的聲音整齊劃一、跌蕩有序,悅耳嘹亮,氣勢恢偉,動聽異常,它是我國目前所發現最完善的一種民間合唱形式,被稱為“天賴之音”。這些歌由大眾口頭創作,并在流傳中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歌詞越加精煉,曲調漸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苗侗等民族音樂文化積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態具有唯一性、神秘性、多樣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原生態文化的杰出代表。
蘆笙舞、錦雞舞、木鼓舞、板凳舞等極具魅力,蜚聲中外。反排木鼓舞被喻為“東方迪斯科”。身著華麗銀飾的苗族踩鼓舞,被稱為世界上最華貴的舞會之一。2005年1月,黔東南苗族歌手阿幼朵把《苗族飛歌》帶到了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中國新春音樂會”,成為繼宋祖英之后第二位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的中國苗族女歌唱家。2007年4月,
為了能更多方面的展現黔東南原生態苗侗歌舞,此次央視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攝制組先后走進了黔東南的
世界的目光開始聚焦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歌舞。近年來,cctv、新華社、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美聯社、路透社、俄通社、法新社等國內外著名媒體先后走進黔東南苗鄉侗寨,感受這綠色的歌舞王國的原生態,感受這原汁原味的苗侗文化心靈的震憾,把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歌舞唱響貴州,唱響中國,唱響東南亞,唱響歐洲,唱響全世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