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黃淇 記者 黃桂花)黃偉(化名)來自新疆喀什,2005年,他被傳銷頭目以征婚的幌子騙入傳銷陷阱,發現上當后,他拒絕發展下線網絡,會同一名同鄉秘密進行“反傳銷”活動,近日由于暴露陷入窘迫境地,后在記者和
從云南兩次輾轉到
黃偉是還沒有結婚的大齡青年,由于找不到女朋友,2005年,他在《東方女性》、《婚姻與家庭》雜志上登載征婚啟事。不久,一個姓陳,自稱在云南發展的女士打電話應征,經過一番“電話傳情”,彼此感到“情投意合”,陳某便要求黃偉來云南相會。黃到云南后便稀里糊涂地加入了傳銷組織。
黃偉趕到云南的時候,他們的隊伍正“駐扎”在云南昭通,后因另一網絡被當地“打傳”部門嚴查,陳某系統便整體搬遷至貴定。 但因該縣縣城發展空間太小,而且隱蔽性差,2005年6月初又搬遷至
但在2005年11月份,很多體系成員因投資沒有收回不敢回家,在被遣返的路途逃逸回
2006年6月,多家有“血緣關系”的系統舉行盛大聚會,被大理“打傳”組織察覺并查處。6月底再次潛入
傳銷頭目掌控巨資
據黃偉介紹,陳某是安徽合肥人,現年30多歲,長得丑陋卻能說會道,有把“稻草說成金條”的本領;也很擅長偽裝迷惑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怪話,多次從執法人員眼皮底下溜走。
目前,陳某系統共有直轄下系人員100人左右,頭目陳某因此掌握的份額達到了500多份,每份價值3800元,掌握在其手中金錢就達到了190多萬元。
由于長時間生活在傳銷窩點中間,黃偉和他的同伴還掌握了在
“由于這些體系不擇手段,到處騙人參與非法傳銷,所以目前在
打擊傳銷:擒王是關鍵
陳某體系四處輾轉求生存,使得黃偉和他的另外兩個同鄉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傳銷陷阱,十分痛苦,但他們不敢回家,因為當初帶來的錢,全部是通過高利貸借來的,回去也沒法交差。一番消極怠工后,他們決定開展“反傳銷活動”:刺探情報,掌握體系運作情況,并隨時向
他們曾經幾次向
經歷過幾次這樣的變故之后,黃偉發現打擊傳銷的根本在于抓頭目,就是所謂的“擒賊先擒王”,把頭目拿住了,下系人員就沒有了“扳本”的希望,遭遣返后多不會再回來。
總結出這樣的經驗教訓之后,黃偉和他的同伴采取了盯梢、跟蹤等辦法尋找體系老板的居所,希望通過此舉最終配合工商、公安等部門將傳銷團伙一網打盡。遺憾的是當他們找到頭目居所的時候暴露了自己,來不及采取行動就被趕出了傳銷組織,流落街頭,記者聯系熱心人,給他們送去了糧食和錢幣,幫他們渡過了難關。體系怕他們鬧事,勉強送了路費,讓他們回了新疆。
目前,他們所述情況已經引起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