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彭先堯 特約記者 石慶偉 攝影報道)

圖:關公出獵
7月27日上午,記者前往南包村采訪。擺放在村民蔣昌堯家門前的一塊奇石,石頭紋路呈現一幅圖畫:畫上一人,神似關羽;圖中之人身佩寶劍,手舉獵鷹,猶如出獵。奇石呈橢圓型,圖畫直徑30厘米,高52厘米。美中不足的是奇石裂開一瓣,但不影響圖形主體。

圖:猴子背妻
據蔣昌堯的父親介紹,這塊奇石原在村子下河清水江畔的石灘中,2000年3月的一天,被一名外地收藏者發現,隨后其駕車到南包欲將奇石運走。當他們將奇石從河邊抬上公路時,被本村村民發現而截留保存至今。

圖:“佛像”奇石
村民吳光明說,南包村河邊石灘上有眾多奇石。2000年4月有兩個外地人曾穿著潛水衣下河尋找,曾找到一些奇型怪異的奇石,但怕遭到村里人的干涉阻攔,他們又將奇石放存河底。據說奇石圖畫分別神似豬、蝦子、美女等圖案。現在三板溪電站已蓄水,這些奇石將永存河底。

圖:“烏龜”奇石
(編輯:文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