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港訊 (楊衛中 記者 姜秀波) 5月16日凌晨4時許,凱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黔東南州質監局、檢測所的配合下展開突擊性動,在凱里營盤坡、環城北路等處端掉了4戶食用豆漿加工黑窩點,現場繳獲了都將成品2000余杯子。
| <script src="http://www.dg-xinl.com/js/gg1.js"></script> |
| <script src="http://www.dg-xinl.com/js/gg2.js"></script> |
在行動拉開之后記者趕到了位于凱里環城北路的加工窩點。該窩點在一民房的二樓上,沒有招牌,藏匿于民居中,頗為隱蔽。記者走進加工“車間”發現其間亂糟糟的,衛生條件很差,蚊蟲圍繞著豆漿成品、半成品,上下飛舞。該窩點的老板黃某承認在豆漿生產過程中加入了少量的燒堿、甜蜜素等。
據執法人員介紹,此前,為了確保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凱里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凱里城區展開了為期近一周的暗訪和跟蹤調查。根據掌握的情況,決定開展突擊行動。
16日凌晨4時許,執法人員早早起床聚集并迅速趕到凱里環城北路、紅梅街、凱運大道、韶山南路等路段,對各加工窩點進行了突擊檢查。經查,4窩點均沒有工商營業執照,無食品衛生許可證,所生產的豆漿產品均沒有生產日期、廠名廠址。在現場清理中,執法人員共查獲了豆漿成品22件2000多杯,其他豆(奶、乳)制品、飲料75件。還發現了涉嫌用于加工豆漿的香精、抗凝劑、甜蜜素、蛋白糖、燒堿和部分不明添加劑。在繳獲的成品中,個別窩點為迷惑食用群眾竟然在產品上打出了“2001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指定用品”等字樣,以美化產品。擴大銷量。
此外,在清理中執法人員還繳獲了數臺用于生產豆漿的設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