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首次披露服刑經歷:獄友對我都很照顧

攝/記者曹博遠特別感謝線索提供人:王女士

留著及肩中長發和標志性胡須的高曉松走出書吧
服刑期間未受獄友欺負,昨日下午,音樂人高曉松在東四環的某書吧內接受央視“名嘴”柴靜專訪,首次披露自己的服刑經歷及心路歷程。
目擊
3小時錄制曉松侃侃而談
昨日下午2時許,在東四環慈云寺橋東南側的一家書吧外停著一輛新聞采訪車,書吧樓梯口立著“央視節目錄制中”字樣的提示牌。
書吧二樓書架旁和一盞吊燈下,柴靜和高曉松相對而坐。高曉松戴著黑框眼鏡,留著及肩的中長發和具有標志性的胡須。
這是今年5月因醉駕而被判入獄半年的高曉松,出獄后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整個錄制過程持續了約3小時,柴靜的話并不多,大多數時候,是高曉松在侃侃而談。
講述
等不及代駕到開車回家被查
接受專訪時,高曉松首次對醉駕及服刑中的細節進行了披露。
他說,現在已經很難回想起從出飯店到發生車禍這期間的過程。本該直接上環路回家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開到東直門附近。
一位朋友事后向他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因天氣寒冷,高曉松等不及代駕前來,朋友曾想替他開車,但最終因不熟悉他的車型而作罷。
而另一起轟動京城的“英菲尼迪車禍”主角陳家也與高曉松有過“交集”。
高曉松說,兩人曾在業務上有過往來,幸好自己出事時車流、行人較少,否則后果恐怕也會不堪設想。
獄中未受欺負感慨粗茶淡飯
與此前設想的獄中情況大相徑庭,高曉松服刑期間并未受到獄友所謂的“欺負”。
入獄初期,監舍中只有一名“樂迷”認出了他。而在之后的日子里,眾人也是相處融洽。
在獄中接觸到了社會上的各色人等讓高曉松頗為感慨。一位尚有七年刑期、對他很是照顧的獄友,甚至和高曉松產生了很深的感情。
“感覺像是回到了學生宿舍時代。”獄中每日白菜、饅頭的粗茶淡飯,以及筷子尺寸的限制、禁止塑料制品的出現,也都是高曉松在采訪中并不諱談的話題。
訪談中,高松曉幾次在調試燈光期間擦拭眼睛。
不會讓女兒知道此事
訪談的后半段,話題的中心轉移到了家庭上。談及妻子和女兒,高曉松的情緒高漲了起來,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他并沒有跟年幼的女兒正面說過自己酒駕入獄的事,女兒幾次想探望他,他也都以“在外拍戲”等借口搪塞過去。他說,除非今后女兒遇到類似的問題,否則不會將這件事告訴她。
據悉,此次專訪有望于下周在央視一套播出。
記者了解到,柴靜在央視一套的專訪類欄目叫《看見》(周末版),一般在每周日晚上10時36分播出。
對話
“他們的誠意打動了我”
昨日下午5時許,接受完專訪的高曉松匆匆離開書吧,記者與他進行了簡短對話。
FW:今天節目錄制的感覺如何?
高曉松:說出了我想說的和我能說的。
FW:出獄后您對媒體的采訪一直比較避諱,這次為什么接受柴靜的專訪?
高曉松:從在獄中時,她和節目組就一直在積極地和我聯絡,甚至想來探望。我覺得,是他們的誠意最終打動了我。
FW:您之后還會接受相關的采訪么?
高曉松:我不想再回答這些問題了,我已經表明自己的態度、立場了。我不愿意媒體“消費”這件事。
文/實習生 劉汨 記者任佳 徐天 曹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