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工程師身患抑郁遭公司歧視 先后三次自殺
訪談
“我現在不知道如何去信任人”
管理論壇仍無法自拔
羊城晚報:在患抑郁癥之前,你一直是很優秀的學生?
袁毅鵬:我不是個很優秀的學生,但可能對付卷子比較如魚得水。我是武漢大學第一批2年制研究生,當時找工作競爭激烈。我那時經常研究最先進的研發趨勢,找工作時很順利,拿到了好幾個OFFER,除了IBM之外,還有幾個不比它差的跨國公司的OFFER。
羊城晚報:抑郁癥最嚴重時是什么樣的情況?
袁毅鵬:我是一個特例。我有兩三年徹底脫離社會。每天就在網絡上不停地刷新,不邁出房門。窗外面的城市,和我完全無關。我就睡在一張床上,旁邊還有一個電腦,也從來不接電話。
羊城晚報:你自己有沒有努力走出抑郁癥?
袁毅鵬:為了走出來,我去“陽光論壇”(著名抑郁癥論壇)當了幾個月管理員,還找了很多醫學雜志來看,都沒用。IBM也有公司的心理咨詢師,我跟他聊過。結果他在法庭上,出來做了偽證。
硬件工程師圈子將難混
羊城晚報:為什么你不接受IBM的金錢補償,而堅持要回IBM工作?
袁毅鵬:我是一名“硬件研發工程師”,硬件研發必須要結合相關硬件產品工作的。IT方面的硬件,四年間變化太大了,現在去找工作,和有經驗的人拼,怎么拼?我再也不是學生時代找工作時的我了,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根本沒一點自信,找不到自信。
羊城晚報:那也許你拿了IBM的金錢補償,可以找份其他工作,慢慢更好地治療抑郁癥。
袁毅鵬:IBM把我整得有抑郁自殺史。有兩位經理,指著我和我父母說:如果你想抗爭,我們就讓你找不到工作。我們這個硬件工程師的圈子很小。他們說讓我在圈子里找不到任何工作,是可以做到的,他們以前也曾經對別人這么做過。
想填補簡歷四年空白
羊城晚報:你覺得回到IBM工作之后,他們就能善待你?
袁毅鵬:我自問還會以回到IBM為榮么?肯定不會,這是我的恥辱。我回去是要填補簡歷上四年的空白期。醫生也跟我說:你要趕緊返回工作,在工作環境中獲得同事、朋友的幫助和正常對待,對病情恢復很重要。
我自己也知道,回去會承受各方面的壓力,但“回去”,它再不是其中的一條路,而是僅剩的一條路,我沒有選擇。
羊城晚報:就是抑郁癥,讓你沒有自信么?
袁毅鵬:抑郁癥是一方面,我走不出來,一直在吃藥。另一方面,IBM對我做了很多事情,有些我都沒法描述出來。被他們設了那么多陷阱,我現在不知道如何去信任人。
觀點
對待抑郁癥員工要用柔性方案
在采訪完袁毅鵬及其母親之后,記者分別撥打了IBM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胡勁松等人的電話求證,都無人應答。記者撥通了北京君和律師事務所的電話(該所由IBM全權委托處理與袁毅鵬的勞動糾紛),她表示,類似電話接過好幾個,根據經驗,公司不會有什么反饋。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徐光興接受了記者采訪。他指出,現代企業員工出現抑郁癥的情況越來越多,但對待抑郁癥員工,需用柔性方案。IBM對待袁毅鵬的態度和方式有欠妥當。發現員工有抑郁癥后,首先應該安排專業的心理醫生給予心理疏導,一般醫生是不行的。其次,人事安排上,IBM對袁毅鵬確實存在歧視做法。IBM以回家工作為名,進行變相解雇,并為袁毅鵬返回公司設置障礙,是不應該的。
徐教授也建議,袁毅鵬及其父母多權衡利弊,“身心健康比這份工作更重要,如果身心健康沒有了,維權即使成功了也沒有意思。不如想辦法積極為他尋求更好的治療,請專業心理醫生評估。這個問題解決好了,糾紛也能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