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調控怎么會成了個“面子工程”?
2010年博鰲地產論壇閉門會日前在海南召開,議題除了由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解析房價及房價調控政策外,最主要的一項內容是“當前房地產形勢座談”。作為強硬派開發商的代表,華遠總裁任志強此次轉而大談降價,稱“趕緊降,否則會出更多亂七八糟的政策,大家還是需要給政府一個面子”(2010年07月21日 財經國家周刊)
房地產大鱷任志強一貫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一次又冒出來個“給面子”之說,言下之意房價降不降、降多少,并非主要取決于政府調控,而是要看開發商給不給以及給多少“面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之所以想笑,是因為任志強竟敢視政府調控如同兒戲,以至于認為降房價純粹是為了“給面子”,簡直不知天高地厚;之所以想哭,是因為今年以來的多輪房產新政,至今確實并未取得明顯成效,房價總體上仍舊在小幅上漲,調控深處尷尬境地究竟原因何在,難道果真像任志強所言,降房價現在就差開發商“給面子”了?
剖析之下不難發現,任志強雖出口狂妄,但卻也有一定道理。一方面,盡管中央“重拳”頻出,可在土地財政和政績驅動下,一些地方政府“陽奉陰違”,非但沒有積極落實中央調控措施,反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結果屢屢將種種規定消解于無形之中,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房價居高不下令百姓苦不堪言,沸騰的民意督促政府必須要有所作為,踐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莊嚴承諾,以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因此,遏制房價又成了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倘若本輪調控再無果而終,政府的威信從何而來,民怨如何平息,這顯然是政府和民眾都不可接受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之下,任志強倡議降房價“給政府一個面子”,不僅折射出時下調控政策執行乏力、遏制房價步履維艱的困局,也反映了開發商試圖以降價應付政府、敷衍民眾的心態。說白了,在開發商眼里,政府調控起不了多大作用,“趕緊降價”不是因市場所迫,而屬形勢所需,目的就是要盡快“配合”政府彰顯調控成果,好向民眾有個交待,免得情急之下出臺更多“亂七八糟”的政策,所以才自認為是“給面子”。嗚呼!這樣看來,這個“面子”似乎太及時、太重要了,我們應該好好感謝才是。不過,這次給了,下次未必還會給,倘若真的要靠開發商“給面子”降房價,豈不悲哀?
毫無疑問,降房價絕不能靠開發商“給面子”!民眾只相信政府,不可能寄希望于開發商的所謂“面子”,期待相關方面采取更為有效的舉措,譬如繼續加大調控力度,切實擠壓樓市泡沫,遏制住房投資需求,打破“越調越漲”怪圈;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將保障性住房建設、打擊屯地行為及房價調控情況等納入干部考核,與職務任免密切掛鉤,推動調控政策落到實處;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尤其要扭轉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格局,消除“賣地生財”、拆拆建建的政績沖動等。若如此,開發商還會大言不慚地聲稱“給面子”嗎?屆時,恐怕要輪到他們央求消費者“給面子”了!
(張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