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上演歲末狂歡 明年房價上漲壓力大增
樓市經過兩次調控后,不溫不火的行情終于顯出爆發的跡象。在歲末,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出現了爆炸式成交。盡管國土部三令五申限制高價地,但是對于今年賺得缽滿盆滿的開發商而言,只不過是“耳旁風”。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房企拿地熱情的高漲,“面粉推動面包價格上漲”的趨勢愈加明顯,明年房價上漲的壓力大增。
歲末搶地大戲上演
隨著今年各個房企的業績大漲,腰纏萬貫的開發商開始在全國各地上演搶地大戲。
12月21日,北京。折騰了一年多的中服地塊最終落槌,中信地產以63億元的價格拿下其中最大一塊地,正大置業聯合體以41.14億元拿下了另一塊地。盡管是商業用地,不會對住宅市場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其連鎖反應依然不可忽視。記者從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了解到,截至12月22日,12月已經成交了19塊土地,而供地速度依然不減。12月22日,北京市國土局又推出了通州宋莊、昌平沙河、大興亦莊等3塊居住用地。
12月16日,廣州。在年底前最后一次大規模的土地拍賣會上,競爭尤為激烈,最終保利地產以24億元奪得廣州白云新城住宅地塊,折合樓面價格為19632元/平方米,刷新了廣州住宅用地單價紀錄。
據數據信息中心監測顯示,12月第三周,土地市場迎來新一輪交易高峰。本周監測的2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249宗,推出土地面積共計1696萬平方米,成交土地122宗,比上周增加31宗,成交面積共計75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43%。
土地火爆讓房價上漲壓力大增
土地是“面粉”,房子是“面包”;“面粉”價瘋狂了,“面包”價能不瘋狂嗎?這是一般的常識。
9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雖如走馬燈似的密集出臺,土地市場風頭也曾短暫示弱,二次調控后,北京土地拍賣冷清收場,甚至出現了整月住宅用地零成交的現象;廣州等地也不斷傳出流拍消息。而僅僅兩個月時間,政策就被市場“消化”,以致土地市場風云再起。其實,在土地市場火爆的同時,樓市已經顯現出了上漲勢頭。
以北京為例,記者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統計,11月份,北京樓市商品期房住宅總成交量超過了1萬套,環比10月上漲46.6%;同時,二手住宅成交量1.7萬套,日均住宅成交量560套,環比10月上漲均超過2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歲末樓市的反撲和土地市場的火爆,三次調控即將來臨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就北京而言,多數專家認為,試點房地產稅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還將依靠信貸手段。中易安房地產擔保有限公司機構業務部副總裁田路認為,今年以來已經屢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行放款流程的把控更加嚴格。對于借款人來說,年底之前獲得住房貸款的放款已經幾乎沒有可能。從明年的貸款結構和銀行策略看,銀行也將在住房按揭貸款受限的情況下,在個人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等領域推陳出新,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盡管多家機構都預計在未來3個月內會出現加息等手段來抑制貨幣需求,但田路認為,這個決策會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加息的副作用會非常明顯。在明年的經濟增長形勢還不明朗、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管理層應該會非常慎重。
相關新聞
明年1月24個項目計劃開盤
亞豪(微博)機構(博客)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月計劃開盤的24個項目中,6個項目位于五環以內的主城區,包括PARK北京、天海大廈、凌云名苑、江南山水、德勝嘉苑和中信城。近期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升溫,使得高端項目的推盤預期變得明朗,但是高端項目對于定價仍持保守態度,普遍表示“價格待定”。在6個計劃入市的高端樓盤中,只有凌云名苑公布了48800元/平方米的開盤均價。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房地產市場是受經濟、貨幣和供需三大因素共同影響的。在實體經濟通縮和資產價格通脹并存的大環境下,主城區高端房產的止損保值性要遠遠強于其他投資領域,同時相應供應又日漸匱乏。
數據顯示,2010年1月1日,北京市五環以內商品住宅存量為4萬套,而12月17日已銳減至3.5萬套,而相應商品住宅總存量卻由年初的9萬套增加至9.7萬套。在高端住宅供需矛盾加大,而土地稀缺、供應萎縮的客觀因素之下,房價升勢嚴峻。主城區高端項目的置業人群更加注重的是資產配置的穩健增長。這種趨向使得高端市場面對政策調控時需求不減,價格依然保持堅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