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馬寶墓聯字符

馬家寨吳家人稱為馬寶墓的有墓聯“重壘土瑩人祖即己祖,復修石臺若翁如吾翁”,全寨人姓吳,墓地也是吳氏先人(配偶)的墳墓,而唯獨只有一冢被指是馬姓墓地,這是否與馬家寨的名稱有關呢?“人祖即己祖”、“若翁如吾翁”的說法有違常理,真是奇哉怪也!其中隱含著什么秘密呢?
這些以墓碑文或墓聯形式存在的文字符號和文字符號組合,要么違背常理,要么存在太多的巧合和疑問,很顯然是立碑人有意為之,自覺進行了某種方式的編碼,用以承載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信息。只有對其進行解碼,才能了解個中奧妙,才能知道其中的隱秘含義。
在馬家寨吳氏墓群中,離吳啟華墓地附近,有一座墓被吳氏家史秘傳人吳永松稱為“馬寶墓”,因為清史記載馬寶被清軍捕獲處以極刑了,黃透松研究認為是吳三桂大將馬寶的衣冠冢。馬寶墓冢碑文正 文是“故先考明公號公玉老大人之墓”,吳永松解釋是:馬寶為明末時期將領,后投奔吳三桂帳前聽用,所以用“先考明公”;“公玉”,玉石是寶物,暗喻馬寶名字。光緒三十二年重修了三座墳墓就有馬寶墓,其余為吳啟華墓、吳仕龍墓和吳仕杰墓(沒有整修“陳老太婆”墓地是為了隱秘),顯示這幾座墓地是相當重要的。墓聯是“重壘土瑩人祖即己祖,復修石臺若翁如吾翁。”,也顯得離奇古怪,怎么會把別人的祖先、別人的公公當做自家的祖公來祭拜呢?吳永松解釋說“人祖即己祖”、“若翁如吾翁”是表達吳家人對馬寶的感恩之意。因為吳啟華(吳應麒)和陳圓圓帶著吳氏后人到此地隱居,得到馬寶的大力支持和保護,于吳氏有大恩,所以吳家人把他當先祖一樣看待。由于本地幾乎都是苗族、侗族,且習俗是楊家寨全寨人姓楊、陳家寨全寨人姓陳等,因此將吳家人隱居地取名馬家寨,一是為了紀念馬寶將軍,二是為了掩人耳目,為保密起見,但全寨人都姓吳。關于馬寶墓碑,吳永鵬有段說明:
馬將軍的碑文碑聯:第一、碑文:“先考”,是幫老太婆最先來這里開發之意。“明”,是指明代出生的,也是明朝之將!肮瘛倍,在漢字簡化改革前刻的是“公王”二字,當時一些明理的人都說這種提法對老太公吳三桂及其以上的祖宗不敬,幾次想把它改過來,但因原意是取寶字中的王字來代表馬將軍的寶字,無從著手,改也難。簡化漢字改革,把寶字簡化成“寶”的寫法,幾位文人得到了眾族人的同意,請了石匠把王字旁邊加了一點,改成玉字,又保持了原意原字——馬寶的寶字之意,又糾正了對老祖宗不恭不敬的錯誤。第二、碑聯:上聯“重壘土塋人祖即已祖”,下聯“復修石臺若翁如吾翁”。其意有二:一是肯定的說明了這棺墳不是埋的我們姓吳的祖先,后人不要產生誤解。二是因為某種原因(對我們先人有恩)要求后人要把他視為自己祖宗來敬重。
——引自吳永鵬回憶整理
資料綜上所述,通過解碼“聶”字符,找到了絕代佳人陳圓圓的墓地;解碼“阭”字符,確定了馬家寨吳氏族人就是吳三桂后人;解碼“字輩”符號,弄清楚了吳啟華和吳應麒兩個名字之間的關 系,可以確定吳啟華就是吳應麒;解碼“馬寶墓聯”字符,明白了馬家寨稱謂的來歷。由此,可以說是撥開云霧見青天,讓人明白了吳氏族人的良苦用心,但同時還存在著許多的疑問沒有解答,需要專家學者和歷史學愛好者、探秘者和有興趣的普通游客去努力尋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