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圖)
![]() |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抗災英雄譜
陳正廣 心系斷糧老人
“請你們一定要把糧食送到周道昌老人家中!”麻江縣壩芒布依族鄉黨委書記陳正廣在為災民送糧途中滑倒在地不能動彈時,還不停地叮囑隨行的鄉干部。
他呀,就是這樣一個倔強的人。鄉干部們心疼地數落陳書記。
從1月13日到2月14日,陳正廣堅持每天深入村組調查,累計步行500多公里,值班搶險7次,協調運送物資供應12次。他呀,就是這樣一個嚴謹的人。干部職工由衷地稱贊陳正廣。
1月25日,斷電了,電話打不出,手機沒信號,與各村的聯系中斷。陳正廣十分著急,果斷決定:每名鄉領導班子成員包村包片,分頭行動,抽調黨員干部35人組成7個組,每天深入聯系村一次,下午5點鐘返回鄉里匯報情況,召開工作協調部署會。
他呀,就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鄉親們評價陳正廣如是說。
2月14日上午,在縣里開完災后重建工作會的陳正廣剛回到鄉里,聽說大開田村大坪組受災貧困戶周道昌家快要斷糧的情況后,他立即帶人為老人送去大米。
大開田村是壩芒鄉最偏遠的一個村,海拔1500米以上,當別的地方已是融冰化雪時,這里銀裝素裹依舊。在那條不知走了多少次的鄉村路上,扛著15公斤大米的陳正廣突然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大家把陳正廣送到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診斷結果腰椎1骨折,要做大手術才能康復。
周道昌得知這個消息,禁不住老淚縱橫:“你這個孩子呀……”
至發稿時,陳正廣尚在醫院治療中。
難忘那場雪災
2008年1月12日,貴陽悄悄下起了今冬第一場凍雨,省內各地氣溫陡降……幾乎沒有人料到,這竟是一場50多年未遇的雪凝災害的前奏。
突如其來的禍從天降,使我省80多個縣市區近2000萬人不同程度受災。
溫家寶總理說:“這次雪災讓我最感動的是人民,特別是抗災第一線獻出生命的那些人,和他們在災害面前表現出的鎮定、勇敢和犧牲的精神。”
難忘那場雪災,更難忘抗災中獻出寶貴生命的那些大寫的人。
蒼天垂淚,大地動容。
1月26日,沿河自治縣農電工陳斌倒在抗冰搶險現場。就在電桿傾倒的危急關頭,他舍己救下一名老人,將39歲的生命定格于永恒,為短暫的人生劃下閃光的一筆。
臺江縣公安局民警歐光權主動請纓,帶病堅守,犧牲前已連續工作31個小時,為58歲的人生劃下完美的一筆。
還有武德順、趙祖虎……同樣用生命詮釋黨性,詮釋貴州精神,無私無畏寫下對人民的忠誠。
逝者已矣,浩氣長存。
清明將至,我們和廣大讀者心潮澎湃,在潸然淚下中再次表達對抗災英雄的無限哀思和崇高敬意。感謝你們——當之無愧地成為3900多萬貴州人民眾志成城抗擊雪凝災害的巨大精神動力。沿著英雄的足跡,黔中大地終于迎來春暖花開。
今天,本報濃墨重彩地發表李彬、吳聲海、陳正廣三名鄉村干部的報道,見證那段難忘的歷史,告慰逝者,激勵生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讓我們記住2008年的那場雪災吧。
李彬 25天堅守一線
2月11日,天氣異常寒冷,空氣中彌漫著悲傷的氣息,在開陽縣3公里長的開州大道上,上萬名群眾自發前來迎接他們的親人——永溫鄉紀委書記李彬“回家”。
2月6日,除夕夜合家團圓時,連續25天堅守在抗雪凝災害第一線的李彬,在給坤建村村民丁志強送去柴油發電機和柴油后,因身心俱疲,誘發腦溢血,倒在抗災前沿。
2月10日下午,牽掛李書記的6名村民趕到貴陽市腦科醫院看望作手術的李彬,坤建村的丁治能告訴記者:“李書記是個好人,在抗凝救災工作中他總是沖在最前面,為了讓我們順利用上電,專程送來柴油發電機,結果勞累過度而病倒,今天大家來看望李書記,好希望他能早日康復,回到我們身邊。”
當晚22時25分,李彬因搶救無效不幸逝世。村民們得知這個消息后悲痛欲絕。2月12日清晨,數千人來到開陽縣祥云山殯儀館送李彬最后一程。
2月10日,開陽縣委召開表彰大會,授予李彬“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紀檢干部”榮譽稱號;2月11日,貴陽市委追授李彬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紀檢干部”,并追記二等功;省總工會追授李彬“省五一勞動獎章”;2月13日,省紀委、省監察廳追授李彬為“全省優秀紀檢干部”。
李彬同志的先進事跡引起中央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新聞單位同時派出記者抵達貴陽,2月16日,記者們前往李彬的家及他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開陽縣花梨鄉,向李彬的親人、同事等采訪他的成長故事。
3月18日,貴陽舉行“李彬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近千人聆聽了英雄的感人事跡。
吳聲海 遺愿激勵生者
在雪凝災害肆虐的日子里,黎平縣永從鄉管團村黨支部書記吳聲海與村干部們頂風踏雪,巡查輸電線路,了解受災情況,慰問困難群眾……由于極度透支,1月20日,43歲的吳聲海的身軀倒在了抗災第一線的風雪中。
他是全國抗擊冰雪災害中犧牲的第一個村黨支部書記。
2月26日,在管團村村委會辦公室,吳聲海的妻子楊英蘭拿出州、縣送來的慰問金3000元,交給村支書楊再雄。沉默片刻,她止住淚水說,用這錢去擴建村委會辦公樓是聲海的遺愿。楊再雄含淚收下了前任村支書妻子的一片心意。
吳聲海臨終前囑咐妻子,為了供子女上學他在信用社貸了5000元款,一定要想法還上。2月24日,浙江省溫州市商人丁云國先生看到《貴州日報》刊登的吳聲海事跡后深受感動,千里迢迢趕到管團村,幫助他家還清貸款,還表示將資助吳聲海的兩個子女讀書至大學畢業。
吳聲海在黎平縣城讀高中的兒子與母親商量,捐出2000元給班里一位也失去了父親的同學讀書。
楊再雄告訴記者,去年5月吳聲海省吃儉用摳出1000元在村邊溪溝上架起了一座小橋方便村民出行,他還盤算著今年要為村里挖水渠、建新戲臺、修便道……而今,這位前任村支書的遺愿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