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業廳扶持能人帶動臺江林產業加快發展
據貴州日報消息 “你的地落實沒有?”“已談妥50畝。”“那我們盡快把鉤藤種苗給你送來。”5月31日,省林業廳廳長金小麒來到臺江縣南宮鄉交宮村農民龍光勝家,關切地問他種植中藥材鉤藤的用地準備情況。自開展“四幫四促”活動以來,金小麒是第4次走進龍光勝家,幫他明確規模發展林業產業的思路,并叮囑他不要貪大求多,要專心地干一樣成功一樣。
十多年前,龍光勝從凱里職校畢業后,立志回鄉帶領鄉親利用當地良好的生態條件發展特色規模農業。他種過茶葉、養過田螺,還嘗試種草養羊,但由于受資金、技術等限制,事業未成的他連終身大事也給耽誤了,37歲還未成家。
“這次一定會成功,明年爭取把媳婦娶進門。”龍光勝對發展鉤藤信心十足,因為省林業廳將在項目、技術和資金方面重點扶持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省林業廳機關黨委書記黃永昌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廳里每年都派黨建扶貧工作隊幫扶臺江縣,但見到群眾有什么困難就幫什么,未采取系統思維方式扶持當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導致扶貧效果不是太明顯。今年,省林業廳成立了由28名干部組成的“四幫四促”工作隊,并專門為此召開了兩次廳長辦公會擬清幫扶思路,決心舉全廳之力重點扶持農村能人因地制宜發展規模林業產業,在林業產業化項目的支持下,通過這些能人帶動更多群眾致富。省林業廳要求,每名工作隊員除盡力在資金和項目方面重點幫扶臺江外,還要定期深入幫扶對象家中交心談心。
清清的交宮河緩緩流淌,河邊新栽的紅楓已冒出新芽。交宮苗寨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要求重點打造的鄉村旅游示范點。村民潘清家的房屋修整一新,工人正在安裝剛運來的家電,老潘指著新桌椅、電扇說:“這些都是省林業廳送給我家的。當初我不知道搞什么好,經柴忠金、楊勝德兩位處長多次指點,才決定開農家樂。”
為了幫助交宮村發展休閑觀光林業,省林業廳投入60萬元沿河綠化120畝草坪,在兩山種植200畝楊梅、藍莓等經果林,并幫助村民改造房屋、硬化道路。村支書歐德成說,基礎設施改善后,州凱洪公司已決定投入上千萬元在該村發展鄉村旅游業,鄉親的好日子來啦!
今年以來,省林業廳工作隊深入走訪群眾105人次,傾力幫扶積極性高的57戶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鄉村旅游業。擬投入400多萬元幫助該縣南宮等4鄉種植杉木、楊梅、金銀花、鉤藤等各類工業原料林、經果林、中藥材1萬多畝。同時,幫助該縣招商引資發展林產工業園區,化林業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臺江縣副縣長文曈昽說:“省林業廳‘四幫四促’工作隊進村入戶手把手指導農戶創業,大大提升了農民增收的信心和底氣。可以預見,有林業產業化項目支撐,一定能達到一個示范戶帶動一大片的目的。”
(朱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