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九寨百年銀杏"病危"續:政府出資救治

古樹披上黑色紗衣,遠看像一座雕塑

用藥物為古樹“輸液”
凱里市洗馬河街道辦事處九寨村內有一株百年老銀杏因身患重病,存活面只有30%,當地村民不忍讓它就這樣死去,因而長期四處奔走,呼吁救助。9月12日,記者再次趕赴九寨村采訪,發現老銀杏的枝葉已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件黑色的紗衣,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些粗大的枝頭上已發出了嫩芽。村里的吳康元老人說,政府在今年5月份撥專款救治老古樹,目前它的身體狀況已有所好轉。
12日下午,記者再次見到了這株患病的古銀杏。與以往不同的是它的枝葉已被剔除,身上披著黑色的紗衣,遠看去有點像一尊雕像(如圖)。樹干上吊著不少的液瓶和塑料口袋,還連接著一根塑膠水管。負責看護老古樹的工作人員小文說,液瓶和塑料袋內裝的是營養液和藥品,是用來給老樹輸液的,起到給養和殺菌等作用。塑膠水管則是用來給老古樹澆水的,每天一次,目的是確保有足夠水分供樹干吸收。
據了解,這株老銀杏是當地村民吳康元的父親在100年前栽種的,老人家在去世前曾反復叮囑子孫:一定將老古樹保護好。記者在現場拍攝照片時,與吳康元不期而遇。他高興地說:“這下,老古樹有救了。”吳康元告訴記者,村民們當初聽說政府要出資挽救老古樹,都很高興,商定一旦需要村民們出力,大家便義務投工投勞,分文不收。救治工作開展后,護理特別重要,為防止不明就里的小孩子去“搞破壞”,有小孩的家庭都對各自的小孩展開了“警示教育”,確保了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九寨村支書李庭科說,村民的努力及媒體的報道引起了凱里市政府以及市林業局的重視,今年5月份,政府劃撥了5萬元人民幣作為專項資金啟動了對老銀杏的救治工作。“政府為救一棵樹劃撥專項資金的情況并不多見,這體現出來的是黨委、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李支書說。
救治存活面只有30%的古樹,這除了有充足的資金支持,還需要有高超的“醫術”。就此,記者致電對四川國光農化公司的工程師付正偉進行了采訪,因為救治九寨古銀杏救治方案是他拿出來的。付正偉說,經過仔細觀察,他認定造成古樹枯萎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病蟲害,第二是根部的泥土堆得太高,造成了樹木呼吸不暢,久而久之就會生病。對此,他提出來的救治方案有三個步驟:首先是改良土壤,讓它透水透氣;其次是橋接,因其根部營養已不能正常輸送,所以通過橋接的辦法為它輸送營養;第三就是用藥物進行處理,為古樹輸液。“目前的救治工作,就是根據這個方案來進行的。”付正偉說。
“實施上述的救治方案成功率有多大呢?”就此,付正偉說,目前古樹的“身體”有所好轉,但不等于救治工作已取得成功,若到了明天它還成活的話,把握性就比較大了。“這項救治工作,得需要一年的時間。”凱里市林業局副局長吳國治說。
據了解,古銀杏高30多米,兩名成年人“聯手”,才將能將其抱住。2005年,九寨村民們出于對老銀杏的愛護,建圓形花壇將其根部圈了起來,最初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大約在2008年,老樹就顯現出了病態,主要表現在大量葉子脫落,根基部樹皮逐漸腐壞。當地村民對此心急如焚,積極向各級黨委、政府反映,請求對老古樹實施救治行動。(羅茜)
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