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家鄉熱土 唱響青春之歌
侗族大歌之鄉巖洞鎮的燕洞山上,晨曦初露,草木清新的氣息彌漫山間。當其他同齡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吳文美和楊珍珍就已經在荒山上忙碌的打理她們的油茶基地。
整地、栽苗……每天早晨6點,她倆就將一棵棵油茶苗栽到山上。每天都是這樣,但并不感到辛苦。看到山中一片片的油茶林地在不斷的擴展,她倆就會再次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充實和自豪。想起倆人的經歷,吳文美、楊珍珍感慨萬千……
創業的酸、甜、苦、辣
侗家姑娘吳文美今年26歲,苗族姑娘楊珍珍今年25歲,分別畢業于遵義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專業和黎平縣職業中學旅游專業。成長于聞名遐爾的地坪風雨橋畔的她倆,是兒時一對要好的玩伴,有著南江河水般俊俏的容貌,但也透著一股“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的韌勁和闖勁。從學校畢業后,為減輕家里的負擔,兩人曾分別到上海、凱里等地打工,當過導游,做過侗歌演員,做過推銷員。多年打工的歷練,使她倆產生自己回家創業的念頭。
“去年3月份,我回到黎平,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那些天我們從網上看了許多女大學生自己創業的成功例子,看到縣里要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我們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期望和追求會越來越高,栽種油茶是條發家致富的好路子,種植油茶的念頭開始在腦海里萌發。”吳文美笑著說。
2010年5月份,她倆開始到巖洞、雷洞、地坪等鄉鎮的許多地方尋找理想的油茶種植地。
擔心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與巖洞鎮銅關大寨村簽下土地租用合約時,她倆才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我們家有那么多的地不種,還要花錢去幫人家種地。”除了家人外,一些朋友、同學、同鄉也都覺得女孩子創業難度大,又沒有經驗,沒有資金,創業根本不實際。“別人都嫁人了,那不是女孩子能做的事,找個好對象嫁了算了。讀了這么多書,還到山上去種地。”想到別人的不理解,我倆曾傷心過。
面對眾人的不理解,她倆不但沒有退卻,而更加堅定要干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去年的11月份,她倆硬是承包下了500余畝荒山。
她倆是白手起家,將原來打工的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資籌集來的5萬元,用到了租地、植苗上。
“因為我倆是女孩子,怕一時心血來潮,做小孩子游戲過家家,銅關村的吳村長和林業部門的同志為我倆的發展憂慮過。”吳文美、楊珍珍說,“村長向我倆提了4、5次,如果你們退出,也還來得及,我們也不要你們的租金,不說你們悔約。”“但我們堅定沒有放棄,對油茶種植前景非常看好,別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
經過半年的準備,說干就干,為不錯過春季植苗的好時機,從今年3月初開始,每天冒著風雨和100余名群眾一起砍荊棘、除雜樹、挖樹坑,植油茶苗,到今年4月中旬,就開墾種植了460畝油茶林。
3月30日,是她倆最為難忘的一天。為趕上植樹時節,當天下午5點倆人一起到縣城運油茶苗,由于雨天路滑,運苗返回銅關時已是晚上12點,老百姓都已經熟睡,沒有辦法倆人只好自己在山上下一大車的苗,手和肩膀很快都被磨破啦,每下一次苗就是鉆心的疼。但是由于油茶肥料緊缺,下完苗后倆人顧不得休息,楊珍珍又馬不停蹄地同車返回縣城運化肥,留下吳文美一個人守山看苗,到縣城時已是凌晨3點。坐在車上,想起這時候在夜夢中的同齡人,楊珍珍身上感到特別的疼痛……,凌晨6點,又從黎平把肥料運到山上。因為著急,楊珍珍的腳被扭傷了,浮腫的腳踝迫使她不得不回縣城治療4天。吳文美一個人在山上人默默的撐起,挖坑、植苗、下肥……,姐妹倆談起這些淚眼迷蒙。
兩顆熾熱的心扎根于荒山竣嶺之中
從銅關村到油茶地有約8里崎嶇的山路,由于路不好走,山上遍布荊棘,走一次要花上1個多小時。聽當地群眾說:“我們都從沒有睡在山上過,她們倆個姑娘家,卻能住在山上,真是了不起。”在燕洞坡坡頂上,簡易的牛棚改成了她倆的住處,吃在坡上,睡在牛棚里,扎根于荒山竣嶺之中,為的是把這片油茶林管護好……
在開荒之初,為充分利用山上的雜木,她倆自己用油鋸鋸木頭,自己挖碳窯,在山上燒木碳,半個多月燒出了3000多斤,成為她倆開發荒山辛苦得到的第“一桶金”。為了解燕洞坡土壤肥力、水源等情況,合理地開墾荒山,倆人踏遍燕洞坡的每一個角落,連續兩個星期沒有下山。
油茶苗植得差不多了,可她倆并沒有閑下來。油茶樹見效益還得等幾年,為填補這幾年油茶未見效益的空缺,維持油茶地管護費用,姐妹倆已做好“二期創業”的準備,將在果樹間套種瓜蔞、包谷、辣子、西瓜等特色農作物,進行林下綜合種養殖。為做好瓜蔞的種植,她倆在種植油茶之前,遠到廣西桂林進行實地考察,并引進廣西的先進技術在銅關村搞了50畝的示范地。僅這一項特色種植成功后,1畝就可純賺利潤近4000元,并可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
目前,她倆已投入近20余萬元對油茶地進行前期的種植和施肥,預計后期的管護還需要花上50萬元。4年后整片油茶林就將到達盛產區,按照現在每畝2000元的產值計算,500畝的優質油茶基地,會為她倆帶來每年逾100萬元的收入。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山野地將成為真正的花果山。
要用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夢想
她倆的創業夢想,源于油茶,長于油茶。她們的家鄉地坪盛產油茶,有著“戶戶種茶樹,家家喝油茶”的風俗傳統。況且她們自家種植的幾十畝優質油茶,今年也收萬元以上。她倆汲取家鄉百姓種植油茶百年的歷史經驗,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倆種植油茶十分有信心。
“我們做好了頭三年不掙錢的打算,但第四年我有信心掙到錢,我堅信我們會做大!”“創業的確艱難,但如果懼怕艱難,不去闖,不去做,就什么做不成。家鄉有這么好的資源,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起來。”楊珍珍說。
吳文美說:“選擇了創業,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不論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堅持下去,不然就是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要做好發展計劃。小目標,大目標,月計劃,年計劃,五年計劃……“有了目標,才有壓力;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有了動力才能達到目標!”
“從開始到現在我們雖然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我們的心一直往前走,一步一步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楊珍珍說“我們選擇在家鄉創業,就是想找到任我們發揮的平臺、實現自己的夢想。”
現在,黔東南州的一條高等級旅游環線公路經過她倆的油茶基地旁,望著這一條致富路,她倆甜在心里頭。她們的愿望要把油茶地發展到1000畝,擁有她們自己的生態觀光園,并把天賴般的侗族大歌唱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分享這幸福的歡歌。
(吳興文 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