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發現明末清初和民國時期重要史料(圖)

圖為黎平縣檔案局局長粟才昇正在整理明清社會文書的情形
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 楊再軍 攝影報道)最近,黎平縣檔案局通過走訪民間400多個民族村寨、50000多戶家庭,搜集到明朝末期、清朝初期和民國時期的地契、山林、婚姻文書近萬份,為研究當時的經濟、社會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
黎平縣是黎平府及五開衛、開泰縣、永從上萬份縣的治地,明朝1413年黎平建府。悠悠數百年,檔案工作走過歷朝歷代,形成了大量的契約、帳冊、家譜、碑刻、文集、抄本等歷史文書資料。這些資料真實地記錄了黎平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軌跡,對于存史、資政、教化具有重大意義。從2007年冬起,黎平縣檔案局(館)組織檔案工作者深入鄉鎮、村組和農戶家中,依法征集散存在民間的明清、民國時期的山林契約等歷史文書萬余份進館。目前已復印6049份,整理、裝訂成冊345冊,裱糊253份,從而進一步豐富了館藏特色。
為了使這些特色檔案得到安全有效的保管,今年9月初,局(館)籌集資金,制作8個特色檔案柜,并騰出一間辦公室作為“特藏室”,目前,裱糊、組卷、上架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