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確定"十二五"期間"十大民生工程"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1/4/4 10:30:24 來源:中國民族事務委員會網
據中國民族事務委員會網消息 為努力實現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黔東南州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首要任務,確立了“十二五”期間的“十大民生工程”。
一是實施扶貧脫貧攻堅工程。抓好9個鄉和74個村整鄉、整村推進,實施異地扶貧搬遷5000人,減少農村貧困人口8萬人以上。加快建立“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勵機制,分類確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一類貧困鄉脫貧“摘帽”期限。
二是實施就業和創業工程。力爭新增城鎮就業人口3萬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00人以上,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900人以上。
三是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年內建成公立幼兒園30所,力爭學前一年入園率達到82%以上。扎實抓好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年內新建4所普通高中。加快推進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完成中職招生2.2萬人以上,培養輸送1.5萬名技能人才。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
四是實施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程。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2.6萬人、47.6萬人、4.6萬人、8.4萬人和10萬人。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啟動建設20所鄉鎮敬老院。
五是實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9萬戶,新建廉租住房8250套,開工建設公共租賃房735套,改造各類棚戶區住房1024套,加快解決人均住房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繼續抓好農村消防試點工作,擴大農村居民住房災害保險試點。
六是實施基礎設施向縣鄉延伸工程。實施農村通達工程3000公里,通村油路1000公里。解決農村50萬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治理病險水庫40座,建成“煙水配套”工程6.3萬畝。加快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確保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8.6%。
七是實施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工程。力爭完成16個村的村寨整治和6個農村清潔工程示范點建設;建設農村戶用沼氣8000口。
八是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成45個農民文化家園、600個農家書屋。實施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維修改造項目4個。建成15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個鄉鎮農民體育建身工程、14個社區全民健身路徑工程、1個縣級體育場館“雪炭工程”。
九是實施公共衛生事業建設工程。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要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抓好10個縣級醫院在建工程,加快州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建設,推進16個衛生監督機構業務用房和736個村衛生室建設。新建或改擴建40個村級計生服務室。繼續組織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抓好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轉崗培訓。
十是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和平安創建工程。分階段建立縣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成1個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各級各類學校按照學生規模500人以下2至3名、500至1000人3至5名、1000人以上不低于學生總數3‰的比例配備專職保衛人員。抓好凱里、麻江等六個縣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加強平安縣市、鄉鎮、社區、單位創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