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制度銜接”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
本港訊 (特約記者 潘光晨)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的高文村自去年12月份列為全省9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試點村以來,在省、州部門的支持和縣相關部門的幫扶下,試點制度實施半年多來,該村的扶貧等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兩項制度銜接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
從江縣高文村共有115戶,546人,是一個壯族聚居村。列入全省兩項制度試點村前,全村經濟收入單一, 2008年末共有貧困人口273人,低收入貧困人口和絕對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50%。2009年該村列為全省9個兩項制度銜接試點村后,為了讓兩項制度銜接充分發揮效益,使老百姓從中得到更多實惠,該縣縣委、縣政府在項目選擇中,通過召開貧困農戶大會,發放“產業扶貧項目征求意見表”的等形式,進行選項目,本著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尊重群眾的意愿,從而科學合理地編制了《高文村貧困農戶產業扶貧發展規劃》,共確定出一批發展雞鴨養殖,食用菌栽培,種植椪柑,種植生姜,以及養羊養豬試范戶。
高文村的潘仕金在全村列入全省兩項制度試點村前,自己曾經種植過食用菌,但因技術、資金缺乏而沒有成功,今年在縣有關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幫扶部門不僅從省城貴陽請來食用菌專家給大家上課,還為他們贈送了最好的菌種,現在他所種植的食用菌成長勢喜人,今年他的收入預計可達 10萬元,將徹底甩掉貧困的帽子。潘仕金說:“去年我試種了五千袋食用菌,因資金、技術缺乏沒有成功,還欠下了不少的債,我都沒信心了,現在政府實施“兩項制度”以后,我在上級部門和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我種了兩萬袋食用菌,接種成功率達99%,預計可產食用菌3萬斤,按現在的市場價每斤4元算,今年我的收入可達10萬元,不僅可以還了欠下的債,還有剩余的資金來發展我的種植規模”。潘仕金對自己依靠種植食用菌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該鄉鄉長趙富定接受采訪時說:“‘兩項制度銜接’實施以來,我們按照《高文村貧困農戶產業扶貧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實施,現在已發展雞鴨養殖、食用菌栽培、椪柑種植、種植生姜及養羊養豬等試范戶25戶,種養殖業今年預計收入達36萬元,示范戶戶均增收8000元。”
如今,在高文村像潘仕金這樣靠“兩項制度銜接”走上種養殖發展之路的村民還有很多,群眾們向記者介紹時說:“如果沒有黨和政府的‘兩項制度銜接’的政策,我們的生活不會變得這么快,‘兩項制度銜接’給我們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