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廣大黨員干部奮戰在抗旱保民生前線
面對金燦燦的稻穗,黎平縣高屯鎮盎寨村孤寡老人龍遠流動情地說:“我82歲了,老伴剛過世,干旱這么久,如果沒有你們給我抽水,我真不知道怎么辦?真是感謝政府喲!” 在高屯鎮盎寨村,全村1050畝稻田,956畝受災,其中120畝重旱。面對旱情,盎寨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群眾投入勞動力600余人次,投入資金0.9萬余元,經40天的抗旱抽水,使受旱的956畝稻田進入成熟期。
今年以來,由于持續的干旱,該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0.22萬畝,其中重旱7.02萬畝,干枯3.0萬畝。受旱人口達4.9萬人,受旱大牲畜3.2萬頭。面對嚴重的旱情,黎平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抗大旱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務和最急迫的工作來抓,在保稻苗、重民生、解水困、防林火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黎平縣委統籌協調小組辦公室要求把組織抗旱救災、奪取抗旱救災勝利作為“創先爭優”、“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十大民生工程”四方面六項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體現四方面六項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
縣委、縣政府領導深入到田間地頭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并要求廣大干部、黨員要深入到災情最嚴重、抗災最困難的地方,關心群眾疾苦,解決救災中的實際困難,在抗災救災中鍛煉、考察、識別干部。
黎平組織部門把抗旱救災工作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村“兩委”換屆選舉、作風建設年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干部在崗在位情況、履行職責情況和抗災救災措施落實情況等作為干部使用和獎懲的一個重要依據,對不服從統一調遣、延誤信息、缺崗脫崗而造成工作被動的給予嚴肅處理,切實做到一次抗旱就是一場考試。
在災情嚴重的地方、受災群眾集中的地方、抗災困難大的地方都能看到領導干部的身影,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經常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調查、走訪群眾等方式,組織指揮抗旱救災;基層領導干部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壩塘溝渠,帶領群眾做好抗旱救災、抽水調水和森林防火工作。
26名縣級領導每人負責一個鄉鎮和2戶困難群眾、116個縣機關單位分別聯系1個村,全縣403個村,村村有一名縣機關干部開展幫促,實現了縣領導聯片包鄉、部門領導聯鄉包村、鄉鎮領導聯村包組、黨員干部聯組包戶的“四聯四包”抗旱救災工作責任制,確保不漏一鄉、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今年,全縣共派出機關500余黨員干部到各自的扶貧掛鉤村寨幫助旱區想辦法、出點子,全力為旱區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用水服務。農業、水利等部門抽調技術干部組成8個抗旱救災工作服務隊,分赴25個鄉鎮開展抗旱救災服務指導工作。出動基層民兵5000余人次,組成150個抗旱小分隊,活躍于田間地頭,最大限度地擴大灌溉面積。目前,該縣共投入抗旱人數4.6萬人,投入抗旱資金265萬元,投入抗旱抽水機具1197臺套,抗旱用油45.2噸,抗旱用電9.26萬度。全縣累計抗旱澆灌面積達5.2萬畝,臨時解決了集鎮和農村3.52萬人、1.26頭牲畜的飲水困難。(吳興文 楊榮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