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氣候變化改寫人類休假時間表
[導讀]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已經改變了植物開花、昆蟲羽化,以及鳥類遷徙和繁殖的時間。
科學時報訊 氣候變化已經改變了植物開花、昆蟲羽化,以及鳥類遷徙和繁殖的時間。如今,研究人員發現,它或許已經改變了人類的休假計劃。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從1979年到2008年的美國國家公園的考勤數據。
有27座國家公園的游客人數出現了季節性波動,在1979年的游客人數至少為10萬,在那些有長期游客數據可供使用的公園中,根據在公園當地或附近采集的氣候數據,有9家國家公園在春季的平均氣溫出現了升高。
在30年的時間里,在這9家國家公園中,有7家公園的游客人數頂峰到來時間平均提前了4天,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Lauren B. Buckley和Madison S. Foushee在即將出版的《國際生物氣象學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例如,在大峽谷國家公園(如圖所示),游客數量的峰值從1979年的7月4日轉移到2008年的6月24日。
而對沒有經歷氣候變化的18家國家公園進行的分析顯示,只有3家公園表現出了游客峰值時間的轉移。
研究人員將這種轉移歸咎于氣候變化——他們指出,更溫暖并且更長的春天使得游客能夠更早地來到公園,從而在一年里將游客峰值的出現時間前移。
研究人員表示,其他可能影響公園游客流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增長、經濟趨勢以及旅行費用——往往會影響公園游客人數的總量,但是對于他們在一年內的游覽時間卻不會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