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專家認為智利地震是板塊運動結果
新華網巴西利亞2月28日電 巴西利亞大學地震觀測中心的負責人喬治·桑德28日對當地媒體說,27日在智利發生的里氏8.8級地震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震中所在的馬烏萊地區一直是地震多發區。
桑德說,構造板塊的運動導致相鄰板塊之間產生壓力,積聚能量。這種板塊的運動非常緩慢,一般會使巨大的巖石彎曲,當這種力量超過巖石的承受能力時,會造成巖層斷裂,進而以地震波的形勢釋放出來,地震波所到之處均會地震。
桑德指出,智利位于緊鄰南美洲西海岸的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交界面,納斯卡板塊每年都會向南美洲板塊下方沉降,使南美洲板塊受到擠壓而積聚能量。智利當地時間27日凌晨發生地震的區域在歷史上多次遭受地震襲擊,最嚴重的一次是1960年的里氏9.5級地震,堪稱歷史上最劇烈的地震,因此這一地區發生大地震并不出人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