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衛星墜毀 韓俄或將相互指責

據重慶晚報 韓國25日用運載火箭“羅老”號將一顆科學技術衛星送入太空,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已墜毀。“羅老”號的建造成本為4.02億美元,其中40%由俄方支付。韓媒認為,韓俄可能就責任問題出現糾紛。
整流罩未正常脫落
韓國衛星技術研究中心26日說,由于沒有衛星的確切軌道,地面控制人員當天未能與衛星聯系上。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次官金重賢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韓俄聯合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衛星整流罩的一側未能正常脫落,由于整流罩是衛星重量的幾倍,致使二級火箭不可能產生足以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的推力。而且,多出的重量也影響到穩定和導航系統。衛星進入軌道的速度估計為每秒6.2公里,而要想讓衛星呆在軌道上,進入軌道的速度應該是每秒8公里。
韓國航天研究所專家樸丁洲說,衛星好像從火箭彈出時撞上了整流罩,使它最終墜落。樸丁洲懷疑衛星撞整流罩時產生的震動可能使衛星受損。
澳洲發現碎片
衛星重100公斤,它可能已在墜回地球時在大氣層中焚毀。韓國已放棄尋找衛星的一切努力。
但韓國《朝鮮日報》26日報道,已在澳大利亞北部城市達爾文的郊外發現韓國衛星部分殘片,韓國政府及航空宇宙研究院目前正在對墜落的物體進行確認作業。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的一位人士透露,墜落到澳洲的物體很可能是保護二級火箭構造物的內燃劑,并表示正在計劃直接去現場調查。
明年5月再發射
整流罩由韓國自主研發,但俄羅斯提供了技術支持。根據韓國和俄羅斯的協定,本次發射和明年5月“羅老”號第二次試驗發射,哪怕出現一次“發射失敗”,韓國都將無償得到俄方的一級火箭。
根據韓國官方的說法,本次發射“一半成功”。韓聯社分析認為,韓國和俄羅斯可能就責任問題出現糾紛。
韓俄雙方官員均在公開場合闡明俄羅斯制造的一級火箭在發射過程中運行正常,然而,雙方組成的聯合調查委員會并未公布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的具體原因。
金重賢說,“韓國負責整流罩的分離,而俄羅斯負責全面技術支持,因此兩國分擔著責任”。兩國將就此事進一步展開磋商。
雙方的合作并未就此中止。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欲徹查整流罩未能按計劃分離的原因,以避免在明年5月第二次試驗發射時重蹈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