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節后第一周收陽的概率較大
上周,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預告,市場關于中報的炒作已經悄然開始了。6月9日,華峰氨綸大漲9.1%,煙臺氨綸大漲6.22%,兩者之所以一道上漲,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中報業績預增100%以上。本周只有兩個交易日,但世界杯、期指交割、限售股解禁等三大“魔咒”籠罩,A股反彈會否夭折?短線來看,股指大起與大落的可能性均不大,大盤或延續目前溫和反彈的態勢。大盤節后第一周收陽的概率較大。
上周,深圳有三個交易日的成交金額超過上海,它反映出A股熱點的深刻變化。統計顯示:創業板指數推出后的8個交易日,累計上漲了17.48%,并帶動中小板指數上漲4.76%。而同期,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下跌1.14%、0.84%。盡管創業板、中小板個股的市盈率很高,但如果沒有它們維系市場人氣,2481點恐怕早就失守。如果滬深300的換手率依然低迷,期盼風格轉換只是“一廂情愿”。
目前仍會延續弱勢反彈,至于反彈空間究竟有多大,還要取決于量能能否有效放大,如果量能能放大至1200億元以上,有可能會上攻2700點,反之,最多只能到2650點。
從長線的角度考慮,目前2500點是買入時機,但是在熊市思維沒有轉變過來的情況下,短線仍然會有波動出現。打破市場平衡的力量或許要等到農行上市,此前,基于政策因素,股指大幅漲跌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