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
施秉縣人民檢察院深入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云臺山-黑沖景區走訪調研、全面摸排檢察監督案件線索時發現,位于施秉“黑沖”景點“一柱擎天”存在刻字、涂污等破壞景區自然景觀的問題。就此,施秉縣檢察院圍繞“世遺地”景區珍貴的遺跡上被刻畫、存在監管漏洞等問題,針對性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
建立工作機制,保障行動運轉
高度重視,夯實組織保障。施秉縣檢察院堅持將專項活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以檢察長為組長的專案組,專案組下設辦公室,抽調3名業務骨干作為專案組成員,負責日常專項工作。
主次分明,明確工作重點。施秉縣檢察院將在“世遺地”景點上“刻字”、亂涂亂畫等行為作為此次專項行動防范和打擊的重點內容。對有證據證明存在具體違法事實的,積極立案調查,或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助力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自然遺跡和名勝古跡日常監管維護。
強化溝通協作,確保整改實效。施秉縣檢察院為實現訴前保護公益目的最佳司法狀態,專案組成員在前期充分調查取證,核實事實的基礎上,采取溝通協作、跟進監督、協同整改的辦案模式,多次與相關職能部門召開訴前磋商會,統一保護認識,通過“公開聽證+公開送達訴前檢察建議”的法律手段,督促和協同相關行政機關及時開展保護工作,確保檢察建議得到有效落實。
開展生態修復,撫平景區“傷疤”
全面摸排,走深走實。為加強對縣域內“世遺地”其他景點“刻字”、亂涂亂畫等違法行為的摸排了解,施秉縣檢察院專項辦成員通過實地走訪、現場詢問、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對縣域云臺山、杉木河、舞陽河風景區、白沙井等景區進行排查。經排查,發現部分自然遺跡存在缺乏有效監管維護,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壞情形,自然遺跡的原始性和完整性遭到損害,同時,周圍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存在再次被破壞的安全隱患。
能動履職,精心修復。施秉縣檢察院積極聯合相關部門成立“一柱擎天”自然景觀整改保護工作小組,建立聯動整改工作機制,及時對亂刻亂涂痕跡進行精心修復,在景點周圍安裝高清攝像頭進行智能監管。同時,設置防護欄、提示牌,進一步嚴防攀爬、刻字等違法行為。
持續跟蹤,做好“回訪”。為跟蹤監督整改落實情況,施秉縣檢察院堅持做好“一案一排查”“一案一回訪”,對喀斯特自然遺產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專項案件開展“回頭看”。經實地走訪查看,相關職能部門已對“一柱擎天”自然遺跡及周邊環境進行了整治,石壁上的字跡和涂污已經得到生態修復。同時,重新規劃游覽路線,完善了安全保障措施。
強化法律監督,筑牢保護屏障
完善制度創新。施秉縣檢察院與林業、環保、世遺局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案件線索登記備案制度。牽頭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疑難、瓶頸問題。各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破壞“世遺地”生態環境的案件線索應及時移送檢察機關。
加強銜接配合。施秉縣檢察院進一步優化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的銜接協作,持續推進“行政處罰+檢察監督”工作模式,助力提升基層治理和公益保護的總體質效,凝聚公益保護合力。
注重復原“雙贏”。施秉縣檢察院通過加強同法院、公安、司法、林業等部門的密切協作,積極引導違法行為人或犯罪嫌疑人進行生態資源復原,達到恢復原狀標準的,建議法院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實現懲罰犯罪和保護生態環境“雙贏”。
加強法治宣傳,倡導文明旅游
施秉縣檢察院利用每年的民俗“三月三”云臺山登山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時機,在云臺山景區大門、人流量多的街頭、鄉鎮開展風景名勝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知識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普法和答疑解惑以及將生動的鮮活案例制作成展板等方式,告知來往群眾禁止在自然遺跡景點上攀爬、亂刻、亂畫等違法行為,宣傳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旅游理念,動員大家積極參與到保護景區自然景觀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