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成立一個組織機構。高釀鎮成立了治理濫辦酒席工作領導小組,鎮黨委書記和鎮長為雙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和村書記主任為成員,確保治理濫辦酒席工作高位推進。同時,領導小組下設了宣傳工作組、現場勸導組、應急整治組、督查組等職能小組,明確了每個工作組的具體職責,確保整治濫辦酒席各個工作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

制定一個《村規民約》。村規民約是推行村民自治、創新鄉村治理的有效載體,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的生動實踐。高釀鎮36個村(社區)多次召開村民小組會、寨老會、群眾大會和村民代表會,集思廣益,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積極倡導村民自治。新的村規民約把整治濫辦酒席納入村規民約重要內容,明確了第一次結婚、第一次喬遷新居和喪葬等三類酒席可以辦理,除此之外的酒席均屬于違規酒席。村民一旦違規辦酒,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執行一套宣傳方案。高釀鎮制定了《高釀鎮治理濫辦酒席宣傳工作方案》,號召各村(社區)要充分利用專題會、群眾大會、院壩會、宣傳橫幅(標語)、專題音頻、應急廣播、移動音箱、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引導,確保治理濫辦酒席的要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濃厚氛圍。

簽訂一張承諾書。首先,村(社區)與鎮簽訂規范操辦酒席責任狀,壓實村級責任。其次,村級將不大操大辦合規酒席、不濫辦酒席、不承辦違規酒席、不參與違規酒席等內容寫入承諾書內容,每戶農戶都與村委簽訂好這樣的承諾書,傳導不得違規辦酒的心理壓力。

成立一個紅白喜事理事會。各村(社區)相繼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由紅白理事會來監管、規范辦理酒席,辦理酒席按“農戶申請、理事會審核、村蓋章審批、鎮存檔備案”程序操作,積極倡導勤儉節約,杜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同時,理事會及時對村內放棄辦理酒席的新風尚進行表彰,對不良現象進行批評教育,并通過設置“紅黑榜”,曝光違規辦酒者,接受輿論監督。
組建一支勸導隊伍。各村(社區)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了鄉風文明勸導隊,一旦發現有辦酒苗頭的,實行提前入戶打招呼制度。對于村級勸導不下的,鎮級勸導隊再出動,全力制止違規酒席。同時,文明勸導隊結合高釀鎮99%為侗族,侗族文化底蘊深厚的實際,將治理濫辦酒席規定編成民間歌謠、舞蹈,有的走村串寨進行傳唱表演,有的在微信群、抖音、快手等傳唱,形成了線上線下雙宣傳,這些喜聞樂見的方式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共鳴。

明確一支應急整治組。因各種原因導致出現濫辦酒席的,鎮應急整治組立即進行現場驅散等勸止工作。對于偏遠村寨個別群眾偷偷違規辦了酒席的,則采取收禮簿退禮金、自我檢討、通報批評等補救措施,堅決杜絕濫辦酒席。
建立一個舉報機制。由鎮紀委牽頭,成立鎮級督查指導工作組,不定期對各村(社區)規范自辦酒席開展督查。同時,建立舉報制度,設置舉報熱線,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將治理濫辦酒席工作接受廣大群眾監督。(龍春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