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使用范圍,我州于今年9月起已實現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新政到底有哪些改變?目前實施情況如何?參保人怎么報銷?近日,記者采訪了州醫療保障局相關工作人員,就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答疑。
據了解,實施醫保共濟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擴大了職工個人賬戶的使用范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如果某參保職工的女兒,在門診看病的門診費用是100元,門診費用按比例報銷70%,那么剩下的30%就可以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進行支付。”黔東南州醫保局工作人員介紹,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實現家庭共濟,需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職工醫保參保人與其需要共濟的配偶、父母或子女都是貴州省基本醫療保險(職工醫;虺青l居民醫保)參保人,且當前處于正常參保狀態;二是職工醫保參保人個人賬戶資金有結余。
需要注意的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并非“共用社保卡”或“共用門診報銷額度”,而是個人賬戶里的累計資金可在家庭成員間共濟使用。共濟對象本人有個人賬戶的,就醫時須使用自己的醫保電子憑證或社保卡就醫,先享受本人的醫保待遇,剩余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由主綁人的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支付。共濟對象本人沒有個人賬戶的,可直接使用主綁人個人賬戶資金。
“實施‘家庭共濟’后,在職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工作人員介紹,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普通門診費用,每人每年的起付標準為150元,超過起付標準以上部分由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2000元。支付限額不結轉、不累加到次年度。
記者了解到,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也不相同。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等)支付比例70%;二級定點醫療機構支付比例60%;三級定點醫療機構支付比例50%;退休人員支付比例在在職職工支付比例基礎上提高5%。
目前,“家庭共濟”僅限在貴州省內實現醫保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省外異地就醫暫不可用。省內已實現醫保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均可實現個人賬戶共濟使用,因系統等特殊原因導致已完成綁定但未能共濟支付的費用,主綁人可持共濟對象醫保結算的單據,至參保所在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報銷。
那么,個人賬戶將如何與家庭成員綁定使用呢?工作人員介紹,職工可通過登錄貴州醫保App、州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在線自助創建綁定關系,或直接到“市民之家”醫保經辦窗口現場申請賬戶綁定服務,將自己作為主綁人,家庭成員作為共濟對象。
據了解,我州“醫保共濟”從2022年9月1日開始實施。實施后,截至10月31日,
全州已經有5532人納入了個人賬戶的共濟范疇,更好地解決了我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門診保障問題,切實減輕了群眾醫療費用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