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月20日,筆者走進雷山縣城幾條街看到:城南社區(羊排)→縣消防大隊→雷山一中→雷公山大道→縣醫院→教廠壩→大十字→民族大廣場→雷山三中;縣信用聯社→七六四→縣木鼓廣場;雷山民中→龍頭加油站→縣農機中心→縣汽車站→大十字→望豐路口→牛王寨;返鄉創業一條街→國稅局→公交車站→大固魯;雷山二中→郎當河口→蚩尤大道→陶堯大橋→凱雷高速公路收費站→烏秀村等幾條主要路段沿街及大、小廣場周圍都懸掛了5850盞大、中、小三種紅燈籠。同時,在縣城大廣場、縣房產局門前十字路口轉盤和苗都十字路口轉盤等地,擺放了五彩六色迎春花盆12340盆,扮靚了“中國最美小城”——雷山縣城,迎接新年到來。據悉,雷山縣信用聯社、雷山縣市政局為了給廣大市民群眾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節前,雷山聯社投入資金購買迎春燈籠,由雷山市政部門承諾懸掛完美;迎春花盆是縣市政局多方籌措資金購買并按順序擺放優美。為雷山縣城新春佳節增添了濃濃的異彩。


據雷山縣市政局局長肖濤介紹,近年來,雷山縣城按照“藍天、綠園、碧水、寧靜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園林旅游縣城”的發展定位,高起點、高品位規劃建設,突顯縣城山、水、路、場、樹、燈、房、街的和諧自然統一。在“山”上,實施縣城周邊綠化美化工程,提高了城市綠化率;在“水”上,實施縣城親水工程,建設4個橡膠坎,增加了縣城靈氣;在“路”上,實施街道改造工程建設,用巴拉河小鵝卵石鋪墊路面,拼成100多個栩栩如生的富有苗族文化的圖案,用大鵝卵石作行車道牙,地方特色十分明顯;在“場”上,精心設計建設兩個苗族特色鮮明的文化休閑廣場,南北點綴整個縣城;在“樹”上,實行一個樹種一條街,形成了楊梅一條街、玉蘭一條街、含笑一條街、桂花一條街等;在“燈”上,實施夜景亮化工程,創新設計苗族銅鼓形狀路燈安裝縣城主干道河濱道和兩個文化廣場周邊,將縣城夜景裝扮得璀璨絢麗、流光溢彩;在“房”上,對主街道房屋按苗族吊腳樓進行改造包裝,融入苗族文化元素,在陽臺上修建“美人靠”,用蘆笙、蝴蝶等各種圖案制作窗花,精雕細琢,讓一棟樓演繹一個習俗,一段路講述一個傳說,乃至一棵樹、一盞燈都要賦有文化內涵,形成一個小景點,苗嶺深處一個特色民族旅游縣城初步顯現;在“街”上,為了防洪排澇,在縣城幾條街道及院壩實施地下安裝5000多米長的大水管道防洪排澇工程,每隔10米、15米、20米不等的距離在街道兩旁設置各一個排水管口并蓋上了安全鋼筋,讓雨水時刻自流大水管道,防止洪水積存街道院壩,給民眾、車輛帶來了出入平安。

據悉,雷山擁有:“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苗族銀飾之鄉”、“貴州省十大最具影響力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中國最佳魅力旅游名縣”、“貴州省文明縣城創建先進縣城”、“中國最美的小城”、“全國文明縣城”等名片。

雷山圍繞“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強縣”三大戰略,以“林、水、樓、人”為載體,扎實推進文明縣城創建活動,一幅“林在城中建、水在橋中流、房在畫中繡、人在美中樂”的美妙畫卷徐徐展來。(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