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8月16日晚上,仁里鄉喬腮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石慶鋒手持電筒走在村級串戶路上,他和他的隊友們,將挨家挨戶為群眾的手機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同時動員12歲以上的村民到鄉衛生院接種新冠疫苗。

“國家反詐中心APP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組織開發,是一款能有效預防詐騙、快速舉報詐騙內容的軟件,值得信賴。軟件內有豐富的防詐騙知識,通過學習里面的知識可以有效避免各種網絡詐騙的發生,還可以隨時向平臺舉報各種詐騙信息,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石慶鋒耐心向群眾解釋道。
由于市面上各種應用軟件經常打著各類“幌子”對廣大網民實施詐騙和誘導,許多群眾對于在手機上安裝應用軟件存在質疑心理,為了守住群眾的“錢袋子”、構筑起“防詐墻”,喬腮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近期一直奔走在各個自然寨,他們的目標是幫助轄區60%以上的群眾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92%以上的群眾接種新冠疫苗。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該駐村工作隊在推進國家反詐騙APP下載安裝和實名注冊工作的同時,對轄區群眾疫苗接種情況進行“地毯式”摸排,以未接種人群為重點,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地扎實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全力構筑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免疫屏障。“為了守住疫情防控成果,防止轄區出現電信詐騙案件,每家每戶不管多遠我們都要去到。”喬腮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唐江平說。

除了入戶開展宣傳動員,喬腮村還在各個交通要道設置了返鄉人員服務點,要求進村人員必須要落實“掃碼、測溫、登記、佩戴口罩”等手續才可以進村;上午9點至下午17點通過“寨寨響”系統不定時播放防詐騙和疫情防控宣傳語音;嚴格落實“日排查、日報告”工作機制,全面摸排省外人員,動員已外出群眾非必須要不回鄉、在家群眾非必要不出省。“有的群眾不注意手機信息,也不注意廣播通知。如果沒有我們入戶宣傳,也沒有及時接種疫苗,也許會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呢。”唐江平說。(張凌寒、楊愛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