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圍生期心肌病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病情兇險到什么程度?近日,在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展開了一場產婦、胎兒生死大營救,在院黨委領導的統一指揮下,產科、綜合ICU、新生兒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緊密聯動,醫護協同作戰,成功救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產婦及順利接生了一名女嬰,各科室的“無縫銜接”協作,手術團隊齊心協力贏得了這場與死神的較量。
有孕在身的王女士因初期的咳嗽、咳痰、咽癢,到雙下肢腫脹、胸悶、氣喘,作為醫護工作者的她感覺到了不對勁,立即到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就診。經產科及相關科室會診后,考慮為圍生期心肌病,且存在重度的心力衰竭。面對病情的刻不容緩,院黨委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保障母子平安!黔東南州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負責人、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鎮親自帶隊作戰,立即啟動危重孕產婦救治一級響應,涉及的科室迅速展開搶救,于當日下午進行急診剖宮產術。
當天13點左右,產婦被送入手術室,產科、綜合ICU、麻醉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醫護人員全程保駕護航,經過1小時10分鐘,剖腹產手術順利完成,產婦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女嬰。接下來,術后對母子的搶救才是最關鍵的考驗,王女士進入我院危重孕產婦搶救治療經驗豐富的綜合ICU,繼續后續治療。根據該患者病情,危重孕產婦救治團隊積極聯系全院專家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由于王女士水腫嚴重,心臟負荷過重,嚴重心衰,心跳隨時有可能停跳,在開啟專職人員護理模式,實施了三級容量管理后,患者病情仍舊反反復復。經過專家們的討論后決定,必要時應用主動脈球囊反搏,體外膜肺氧合(ECMO)團隊隨時待命,全力搶救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適應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圍手術期對重癥患者的支持和保護、心臟手術等,而體外膜肺氧合(ECMO)主要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和循環,就是人工替代心臟和肺臟的功能,讓心肺得到休息,為危重癥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給危重癥患者帶來轉危為安的希望,就是俗稱的“魔肺”。在全院醫務人員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下,王女士的病情迎來了轉機,癥狀開始一天天好轉。
9月23日,王女士停用鎮靜藥物后,終于蘇醒,在拔除氣管插管后更換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為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緩解她不安的情緒,綜合ICU醫護人員給王女士觀看其女兒的小
視頻。看到女兒平安后,王女士緊握著醫務工作人員的手哽咽地說:“謝謝你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多虧了你們及時的搶救,細心的護理,我才有機會看到我的女兒,真的太感謝你們啦。”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立了四年多,以重癥醫學科為主導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團隊也隨之“誕生”并迅速成長,目前為貴州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科室,以各種重癥疾病為特色,功能齊全,專業技術力量雄厚,針對重癥患者多致病因素,多臟器功能衰竭,多種疾病并存的特點,由多學科組成的救治小組,為患者提供全面檢查診斷、強化干預治療等一站式醫療服務,為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最有效的治療。
隨著三胎政策的開放,危重癥孕產婦救治工作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和關注,其服務涉及的范圍和知識技能日益拓寬,對醫療服務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黨委高度重視危重孕產婦的救治工作,黔東南州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今年上半年共接診各縣、市轉診危重孕產婦80名,經過救治中心團隊的共同努力,80名危重癥患者均轉危為安,這是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多學科救治的水平和能力體現,救治中心也是黔東南州人民醫院作為貴州省區域性診療中心的又一支“戰力軍”,為黔東南州危重癥孕產婦保駕護航。(楊曉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