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新年伊始,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泌尿二病區團隊不斷學習新技術、挑戰新難題、攀登新高度,在短期內連續為3名患者拆除體內“定時炸彈”,受到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贊譽。
患者李女士,入院前曾因突發高血壓腦溢血于湖北某醫院治療,家屬與該院聯系后直接將李女士送入該院泌尿二病區治療,楊佐炎主任檢查后發現,該患者腹腔左側有包塊隆起,初步判斷該患者患有臨床少見疾病:巨大異位嗜鉻細胞瘤,經全面檢查后,發現腹腔腫瘤直徑約12Cm,患者有隨時再發腦溢血死亡的風險,必須盡快手術切除,楊主任及團隊立即為患者制定周密的診療計劃。手術難度大,如果術中不慎觸碰包塊會引起血壓驟升,導致患者心血管系統創傷大,有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的風險。楊佐炎主任果斷更改手術方式——“開放左側異位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經過1個半小時的奮戰,楊佐炎主任團隊順利將患者腹腔內包塊切除,目前該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另一位患者金伯伯,入院后經CT檢查發現右側腎上腺包塊,經過一系列檢查后診斷很快明確:右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是一種少見的內分泌疾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病,發病高峰為 30~ 50 歲。該患者腫瘤直徑約5Cm,腫瘤貼近腎動脈,手術治療風險同樣不可小覷,此時行手術更大的難度在于患者曾在兩年前做過結腸癌手術,術區剛好在右側,瘤體與周圍組織粘連程度無法預計,這給腹腔鏡手術又增加了更大的難度,泌尿外科手術團隊選擇“經后腹腔入路腹腔鏡下右側嗜鉻細胞瘤切除術”,最終包塊被順利切除。
第三位患者小蘭,24歲,因突發左側腰痛入院,小蘭面部三角區有明顯的對稱蝴蝶斑樣皮脂腺瘤樣改變,腹部左右均有包塊。由于疾病罕見,楊佐炎主任組織了MDT討論,最終確定診斷為結節性硬化癥合并左腎腫瘤自發性破裂出血,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有可能大出血危及生命。隨后泌尿外科二病區團隊于2月5日予患者進行了“經腹腔開放性左側腹腔腫瘤剜除術”手術治療,最大限度的保留殘余腎臟,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手術切除左腎巨大包塊3個,最大直徑約12Cm,目前該患者生命征平穩。
近年來,該院泌尿二病區團隊不斷挑戰高難度,不停刷新醫院記錄,在技術能力和操作水平等方面不斷提升,對于復雜疑難的病例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承擔很多疑難高危病例的會診與治療,并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安全、優質、滿意的醫療服務,患者滿意度頗高。(楊曉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