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雷山縣西江鎮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工作要求,堅持“四力四提”用活紅色資源、用新學習載體、用好宣傳隊伍、用心為民服務,打造多維學習陣地,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
借力紅色資源,提升黨性修養。該鎮利用本地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深入挖掘學習植根“窮則思變,敢于拼搏, 因地制宜,敢闖敢試,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腳堯精神,大力傳承弘揚腳堯精神;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學習胡仲毓烈士故居,聆聽胡仲毓先烈故事,重溫中華民族崛起的艱苦奮斗歷程,胡仲毓等先輩的革命精神深刻激勵著新時代黨員,以更加堅定的信念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努力創新載體,提升學習氛圍。為全力打造《美麗西江頌黨恩》,創新推出一批文藝精品。該鎮組建了西江黨史學習藝術團、古歌演唱隊、迎賓酒隊伍等,將黨史學習融入到民族文化挖掘、保護和傳承中,加強黨史學習陣地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內涵融入《銅鼓舞》《蘆笙舞》《美麗西江》等民族文藝精品展演中,讓黨員干部、群眾、游客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
聚力宣傳宣講,提升學習質量。創新宣講方式方法,不限于傳統固定的集中宣講方式,大力提倡到田間地頭開展宣講,或者以培訓會、院壩會、板凳會、“送學上門”、“苗漢”雙語宣講,把黨史故事編成歌曲歌謠苗歌等創新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樣地開展學習,做到“接地氣”地深入到黨員干部、群眾中學習宣講。目前西江鎮黨政領導、22個村(居)黨支部書記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達40多場次。
全力為民辦事,提升學習成果。西江鎮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調查研究的一項主要內容,緊緊把握“三聚焦三突出”原則,從群眾迫切的小事、小處著眼,用心對待、用心投入、用心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凈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全民疫苗接種、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民生事項、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有機融合,統籌謀劃、一體推進,提振精氣神,轉變工作作風,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是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突出為民服務宗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對照中央、省、州、縣要求和群眾期盼,查找和檢視問題,按照“掛單認領、逐項銷號”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并采取定期調度的形式壓實責任。二是聚焦痛點難點,突出重心下沉。制定專題調研時間表。聚焦西江景區5A創建、產業發展中的痛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圍繞服務發展、改善民生、防范風險等精選調研課題,突出群眾導向,積極為民解憂,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三是聚焦發現問題短板,突出創新“破題”。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做好意見建議的匯總梳理,分門別類,謀劃制定扎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切實把壓力轉化為改進和促進工作的強大動力。截至目前,西江鎮共開展調研28次,幫助化解各類社會、民生等問題100余件,為民辦實事1000余人次。(厲彩虹 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