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老人家,這個燈已經幫你修好了,你晚上睡覺的時候記得關燈關好電,好好休息……”“王哥,你上次要我幫你補辦的材料,幫你補辦好了,你拿好,明天就可以去辦理其他的手續了……”盡管夜深,但在大同鄉的各村寨,依舊能看到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我們來夜訪夜談,就是借你們閑暇時間,聽聽大家的想法,共同為村發展出謀劃策,要敞開了說,把好的意見和建議都說出來,不要拘束,不要藏著掖著。”這是夜訪人員進入農戶家中說的最多的話。也是錦屏縣持續開展“夜訪夜談”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錦屏,提起“夜訪夜談”,很多干部群眾津津樂道,干部白天忙于工作,村民白天忙于勞作,若非有事要辦,幾乎沒有交集,溝通、交流上自然多少存在些盲區。但是到了晚上,干部、村民都閑了下來,這種“空檔期”,讓“夜訪夜談”的設想變成現實,成為縣廣大黨員干部的強烈共識。“將服務窗口前移,搬到老百姓家里,以‘拉家常’的方式議實事、辦實事,讓群眾有什么說什么。”夜訪夜談,訪的是民心,談的是民意,展現的是錦屏縣學習黨史、筑牢初心、實干為民新作為。
“小切口”打開議事“大窗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摸透民情民意、進一步了解民需,及時組建以鄉鎮黨政班子成員、村“兩委”成員、相關站所負責人等為主的夜訪隊伍,將“服務窗口”前移搬到農戶家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拉家常的方式,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做到現場能解決的現場回應、現場不能解決的限時辦理,堅持做到“一日一走訪,一周一例會,一月一研判,一季一總結”。同步建立包括“走訪記錄”“辦理清單”“反饋評價”等主要內容臺賬,強化對民情民意的跟蹤問效,確保群眾好的意見建議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小會談”解決民生“大問題”。夜訪夜談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出發,圍繞走訪過程中群眾提出的訴求:“我的高血壓藥馬上用完了,腿腳又不放方便,能麻煩你們幫我買些回來?”“我家地里的玉米苗生蟲了,這可怎么辦?”“我開的農家莊園近年出產的精品葡萄小有名氣、環境也好,人來的很多,但實際帶動群眾收益還是不夠”“我和老李家的山林糾紛問題,能不能幫解決下?”始終聚焦“民生實事、產業發展、矛盾糾紛”等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整合多方力量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目前,全縣征集群眾意見建議220余條,梳理民生訴求430余個,整改完成10余個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小智慧”激發鄉村“大活力”。“以前不知道夜訪夜談是怎么回事,現在弄明白了,原來就是聽我們講,然后實實在在為我們解決問題,真的非常好。”作為在全縣第一個推行“夜訪夜談”的鄉鎮,大同村村民每每談及夜訪夜談總是連連稱贊。“夜訪夜談”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便民服務窗口”,廣大群眾借助窗口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共同為家庭建設謀劃出路、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充分調動了基層群眾參與鄉村事務的積極性,提高廣大群眾議事能力和解惑能力,實現從村級事務“不聞不問”向“事事有我”的轉變,充分激發基層治理活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龍見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