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為了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思旸鎮黨委政府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積極探索,采取全鎮一盤棋、建立示范點輻射帶動的方式,將村民的土地統一流轉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統反包給種植大戶或者龍頭企業,通過“反租倒包”的發展新模式,在發展產業上取得新成效。
“反租倒包是有效解決土地種植零散、產業碎片化、產銷脫節等問題的有力抓手,是提高農民組織化、市場化、專業化程度的重要舉措,是減少種植風險,增加農民收益的有效途徑。”思旸鎮黨委書記代翊說。
如今,在“反租倒包”模式的運行下,思旸鎮涌現出一批有技術、有經驗、有能力的產業帶頭人,參與到雜稻、油茶種植產業中來,形成了點帶面、面帶片、企業帶大戶、大戶帶散戶的良好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一壩一產、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美景,油茶、雜稻、油菜等主導產業逐步成型,走出了一條“返租倒包”的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們磨寨村今年開始實行反租倒包,目的就是把土地用活、提高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磨寨村黨支部書記楊啟磊說。
據悉,思旸鎮雜稻制種2500畝、油茶4500畝主導產業將全部實行返租倒包新模式,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主線,助推農業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市場化發展,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一同搭上鄉村振興的快車,實現思旸鎮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新藍圖。(黃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