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8月20日,廣西南寧警方的通報顯示,警方于8月10日19時許接到報警,嫌疑人已逃往國外,通過國際警務協作開展偵辦工作,“近日,據柬埔寨警方通報,8月17日在多方合作下逮捕了一名中國籍嫌疑男子”。開屏新聞多渠道核實發現,黃貴夫婦的兒子名字與警方通報中的名字吻合。
關于之前網上傳言的案發時間為8月4日一說,目前沒有權威消息證實,而黃貴同事們對此事所掌握的信息,很大部分也只是通過網絡獲得,由于對黃貴一家近年來很少回老家,親屬們也只有一些模糊的記憶。
目前,當地警方對此事暫無進一步消息通報。
同事:通過網上新聞獲知夫妻遇害
早在南寧市公安局高新分局8月20日發布情況通報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廣西某律所黃貴(化名)和廣西某大學文學院教授陳琴(化名)在家中被他們的兒子黃琛(化名)殺害的消息就已小范圍流傳開來。
8月21日,開屏新聞記者來到案發地——南寧相思湖北路的某高校教師宿舍樓尋訪。即使住在同一棟樓,該校的很多老師表示,也僅僅只是通過網上新聞才獲知此事發生。
中國民俗學網顯示,陳琴是廣西某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6月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畢業于中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7年4月進入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5月博士后期滿出站。

8月21日下午,一位與陳琴住在同一棟樓的化工學院老師對開屏新聞記者說,雖然住在同一棟大樓,平日里對陳琴老師并無印象,他也是通過網上的新聞才知道同一棟大樓里發生命案。
由于正值暑假,校園內并無多少師生。該校一名本科生告訴開屏新聞,陳琴老師只帶研究生,“雖然我沒有上過這個老師的課,但對這位老師和藹可親、非常善良的形象還是略有耳聞的。”這位同學說,陳老師授課方式新穎,對同學很有耐心,很多同學都喜歡她的課。
文學院二樓轉角處的信箱上,還貼有陳琴的人名條。

南寧的律師圈內,很多律師在警方通報前就獲悉此事發生。當地一位律師透露,8月20日,南寧市律師協會領導還到黃貴所在的律所進行了慰問。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黃貴最近一個案子是作為一宗刑事案件的辯護律師出庭,由廣西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裁定,裁定日期是6月29日。
與黃貴同一家律所的呂偉(化名)表示,他對受害者一家的家庭情況不太了解,只知道黃律師的妻子在高校教書。不久前,黃貴回律所取一份材料,這是呂偉最后一次見到黃貴。作為老前輩,黃貴偶爾會與呂偉探討案件,并給出指導意見,此外,他與黃貴并無太多交集。
呂偉再一次聽到關于同事黃貴的消息,則是噩耗傳來,“所里口頭通知了黃律師夫婦遇害的消息,他手頭沒有辦完的案子,同事們會接過去把它辦完。”
親屬:夫妻兩人很有出息
黃貴和陳琴是廣西崇左市大新縣老鄉,但不在同一鄉鎮。8月22日,開屏新聞記者趕往黃貴的老家。

黃貴的老家位于大新縣昌明鄉358國道邊的良泮村。一位親屬介紹,8月10日,老家有親人辦白事,于是打電話通知黃貴,但電話一直不通,這位親屬只好打電話給陳琴在南寧的親屬。當晚8點左右,陳琴親屬回電話后得知案件發生,兩個小時后趕到南寧,只看見大批警察封鎖了現場。
這名親屬最后一次見到黃琛是在今年的7月30日,“他們一家這些年很少回老家”,對黃貴一家,他沒有更多的了解。家人一直不敢將此事告訴黃貴90多歲的老母親。至于后事如何處理,這位親屬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計劃,還在等候相關部門的進一步通知。
位于大新縣堪圩鄉陳琴的老家,距離黃貴老家約一個小時車程。在老家人的印象中,陳琴一家是當地了不起的人。陳琴的父母輩做小生意,生活不錯。陳琴的妹妹和弟弟都通過讀書考上了大學,并最終留在了南寧,而陳琴則成為了大學教授。如此成器的子女在當地并不多見。
陳琴家的一位親屬告訴開屏新聞,陳琴和黃貴應該是在大新縣城相識,因為兩人都在大新縣城工作過,憑借不斷努力,后來才到了南寧。近些年,陳琴老家的人都搬到南寧居住,“最近兩年都不回來一次,以前一年回來兩次”。

據另一位親屬介紹,她對陳琴的兒子黃琛,印象最深的是黃琛十歲時回來的情景。當時,她和黃琛打招呼,黃琛只是低著頭,輕輕地“嗯”了一聲,陳琴提醒兒子,黃琛才抬起頭用更大的聲音回應,“我就覺得他們父母都是那么聰明的人,他們兒子的這個反應有點不太靈活”。這位親屬記得,在黃琛五歲之前,跟其他的小男孩一樣,“比較調皮”。
后來幾年,陳琴兩口子回老家的頻率越來越低,老家人對他們一家的消息也逐漸未知。以至于黃琛究竟就讀于哪里的大學,親屬們給出了寧波和南寧兩個版本。網間傳聞的黃琛因為留學事宜與父母發生沖突而導致悲劇發生一事,親屬們也只是通過網絡才得知。
與陳琴同在南寧上班的妹妹陳姝(化名),婉拒了采訪。
據親屬們介紹,黃貴生于1964年,陳琴生于1968年,已打拼半生,他們的兒子黃琛,今年22歲,人生剛剛開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