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訊網 在貴州省施秉縣城東郊3公里的菜花灣左側,有一處形像兩只雌、雄烏龜的山體。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苗族群眾將其稱為“包耶咪宣”和“包那蔣”,途經這里的旅客如不駐足品賞是難以發現的。
這兩只大烏龜山占地約4平方公里,坡面為北南走向,雌龜靜爬于上方,雄龜默待在下側。兩只巨龜龜首相向,含情默默,仿佛在談唱著有始無終的戀語。從目測上盼望,雌烏龜高約100米許,長150米左右,昂首朝天,頭顱上有眼晴、頸項,形態逼真,氣度昂然;雄龜高約50多米許,身長與雌龜基本相當,呈俯首求情狀。

如此高大的雌、雄烏龜山體,其逼真的形態,在世界地理搜索中都十分之罕見。其無論從風水學或旅游角度,都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可惜這兩只巨龜長年悄然無聲地待在這里,至今仍很少有惠眼識得。
在我國的古代意識中,人們將龍、鳳、龜、麟稱為“四靈神獸”,其中龜是最長壽靈物,特別是從事宗教的人士還認為龜背上的紋理為八卦,隱藏著天地機密。因此,烏龜就成為一種神秘文化而譽為吉祥動物,民間上也經常將其視為旺財、富貴、庇蔭的活物圖騰而崇拜。

筆者出于旅游的愛好,經常流連于施秉縣境內的山山水水,由此發現這個1543.8平方公里的縣份,在億萬年鬼斧神工造就下的喀斯特地貌,處處都有各種烏龜山體,不過在施秉縣城東郊發現雌、雄兩座烏龜山體,當算該縣最大、最形像的“龜山”。若能在此開發成旅游觀光景點,其形、其情、其趣、其景,將成為人們“賞龜”尋奇的好去處。(王圣君 圖/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